引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思想,其思想内核会结合时代特点,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变更调整。当前正处于媒介融合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发展形势,广大媒体人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将其作为媒体发展的生存之道[1]。
一、新时代下电影事业需要坚持“两个结合”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中,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取得一切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够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电影工作者要提高思想境界,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电影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对此,要努力实现两个结合,第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身之本,具有极端重要性,广大电影同仁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一切工作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电影宣传和市场开拓的指引。第二,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优秀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电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之一,在电影宣传和市场开拓中,也要能够始终坚守文化立场,坚持文化基因,借助电影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风貌。
二、新时代下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弘扬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系统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不仅结合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还明确指出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新闻舆论工作奠定了明确的方针指向和实施原则,也指导着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开展[2]。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其作为电影等工作宣传和推广的重要支柱,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能够为媒体宣传工作积累经验,能够结合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建设与其相吻合的新闻思想,带动我国的媒体传播工作进入全新的阶段[3]。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电影宣传和市场开拓的启示
(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在电影宣传和电影市场的开拓中,需要媒体从业者充分倾听民众呼声,要认真体察民情,并在电影创作和宣传推广上进行回应。在电影宣传推广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塑造主流媒体舆论新格局,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站位,为社会风气弘扬与塑造贡献应有的媒体力量。
(二)内容创新要尊重新闻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传播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全媒体时代下伴随着受众信息接收渠道的逐渐拓展,人们能获取的信息来源更加丰富,掌握的信息数量更加多元,如果在电影宣传和推广时,本身进行的宣传内容是带有偏见甚至有为事实的,很容易引发舆情风险。作为媒体从业者,在工作中要能够坚持惩恶扬善的是非观,在宣传推广中,需要将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并做好两者的平衡,来最大程度上实现传媒工作的社会责任,并使其发挥出积极作用,真正突出自身的优势与价值。
(三)电影宣传需要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两者是一致的,在电影宣传和电影市场的开拓实践中,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全媒体时代下媒介格局和媒体发展的技术环境面临着巨大的调整与变更,对此,媒体工作人员的宣传工作也要在实践中努力实现守正创新,要借鉴更加有新意传播方式,以更加真诚的表达方法来传递内容。
三、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影市场开拓策略
(一)强化对于媒体从业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电影从本质上讲是内容产品,电影的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内容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浓度上。对于电影媒体来说,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需要承担起向社会提供信息,传播知识,解读政策等作用。在实施大众传播时,电影媒体需要坚持人民性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兼顾媒体的企业化经营性质,要平衡好内容创作的人民性与商业性,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电影作品,发挥出媒体行业长期积累下来的公信力和权威力。
(二)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推广优势
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是手段,也是结果,在电影市场的开拓中,媒体工作者要能够借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让传媒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服务于民生百姓。对此,要积极创新媒介技术,应用媒介技术,结合当前网络强国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的发展大背景,要发挥媒体融合的传播优势,进行内容推广和市场开拓。在近年来的融合创新中,电影媒体取得了一些成绩,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受新媒体的冲击,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也面临着用户不断流失的现状,这也迫使着电有媒体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在融媒体的大背景下,进行媒体的宣传推广,需要积极创新工作路径,例如,对原有的部门需要进行人员重组,夯实电影宣发工作的队伍基础,扩展电影宣传、推广工作的实施路径,提升传播效果[4]。
(三)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中国故事
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写入其中还出现了“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指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真实立体可感的中国故事,塑造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方式。对于电影媒体来说,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与影响下,需要积极探索并创新自己的报道方式,要坚持从故事中挖掘情怀,传播正能量,用更加生动、有创意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凭借多渠道、多方式传递出反映民生的优质内容,坚持内容为王,讲好中国故事,用有感染力的故事和优质的内容来吸引受众注意力,凭借优质的作品传播正能量。对于现代传媒来说,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要回应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诉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现代传媒行业发挥应有作用。在电影市场的开拓实践中,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结合社会主义正能量等相关主题做好宣传推广,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结束语
电影媒体工作人员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和领会,要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推进电影宣传和市场拓展等各项工作,要结合全媒体传播体系,优化顶层设计,把握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坚定信心,积极的推进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努力开创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李绮岚.新时代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J].传媒论坛,2023,6(11):78-80.
[2]戴科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内容、时代价值与实践表达[J].青年记者,2023(08):83-85.
[3]刘德寰,洪馨仪.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J].中国出版,2023(02):13-18.
[4]方贤洁,安琪.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场景视域下的有效运用[J].卫星与宽带多媒体,2020(0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