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促进学生均衡、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要在教学中优化教学路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应将终身体育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一、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实现趣味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课堂导入是整堂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注重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所教内容设计趣味游戏,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在选择游戏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看法,以及他们所知道的体育游戏,从中借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开展体育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观察学生,发现大部分初中生都对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较感兴趣,他们并不喜欢跑步、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较为枯燥乏味的项目。基于此,教师便可以确定体育游戏设计方向,以学生互动为主设计游戏。其次,在具体设计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课堂导入环节的特点。课堂导入指的是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对课堂所教内容产生兴趣。所以,该环节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教学重点,吸引学生注意力。
二、情境式教学激趣促高效
体验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情境式教学方式,情境式教学主要内容是立足于课本内容,构建合理情境,来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在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合理情境,使学生很快融入课程之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理解,从体育教学内容中获得更大收获,提升体育教学成果,更能提升学校和家长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有效转变传统体育课不被重视局面,提升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全面提升体育课的地位,促进中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更培养体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教师与时俱进,更新自我教学观念,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初中生天性活泼,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对具体内容进行分层,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例如,在教学篮球知识时,由于很多学生接触篮球运动很少,所以对运球和篮球运动的规则不熟悉,有的甚至习惯于胸前双手投篮,而有的学生在此之前接触过这项体育运动,所以对篮球运动比较熟悉,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不熟悉的学生一组,让他们两人一队进行原地运球;第二个层次是学习一般的学生一组,让他们两人一队进行双手投篮运动;第三个层次是熟练掌握篮球运动的学生一组,让他们进行双方对抗比赛。通过分层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而且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层次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此外,由于男生的性格比较外露,活动起来毫无顾忌;女生则温文尔雅,活动起来扎实平稳,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性别差异,采用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展示自我。例如,在篮球的“传接球”教学中,如果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容易引发学生的厌烦情绪,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男生喜欢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活动,而女生则过于依赖集体的力量,所以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将男生和女生分开练习,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效率。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给予公平、公正的对待。
四、注重完善体育设备,增加学生趣味互动
体育与其他课程不同,它不仅是一门室外教学课程,还是一门相对自由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常见的有跑步、跳远、跳高、体操等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球类项目,大部分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的体育设备作为辅助。对此,教师要与学校进行沟通,确保体育教学有足够的设备,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不同的体育设备的同时,增加他们互动的机会。教师在借助设备开展体育项目教学时,会提前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引导他们讨论与该项目相关的设备,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趣味性。在此之前,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设备的完善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问题,为推动体育教学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五、适当留有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练习密度和练习强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运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也不利于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素材,随着学生想象力的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会获得不断提高。
总之,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将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给予鼓励与肯定,激发学生不断挑战难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家秀.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探究[J].天津教育,2021(21).
[2]李方玉.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学周刊,2020(9).
[3]宗清平.新课改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优化模式探析[J].新课程,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