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增强思政课教育鲜活性的探索与实践

袁希伟

山东省临邑县教育和体育局,251500

摘要: 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也要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教师要注重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分析了增强思政课教育鲜活性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教师也需要注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增强思政课教育鲜活性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化体验

将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中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合理有效的激发,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要充分联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师安排的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对于课堂中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能够有更加深入地认知。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友谊与成长同行》相关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友谊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珍惜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与同学相处的正确方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再现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包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场景、同学之间闹矛盾的场景、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完成任务的场景等,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后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想。如此,促使学生能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深化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同时设置一些辨析题目,让学生想一想同学之间的哪些相处行为是真正的友谊,哪些不是真正的友谊,通过这部分教学,促进学生练习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使学生对于友谊的态度能够得到有效升华。

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知识

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直观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进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遵守社会规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向学生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遵守哪些方面的社会规则呢?”以此来引发学生对于社会规则相关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过马路的情景,要求学生分别扮演维护交通秩序的人员以及行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安排学生扮演交通车辆,模拟马路上的交通状况。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自身以及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如果单纯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无从下手。而在教师设置的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亲身体验,对问题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

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十分有限,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懂得换位思考,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因过度考虑自身利益,而侵犯了他人利益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突破角色界限,让学生学会从身边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进而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实现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案例教学法,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理论知识较多,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文字叙述为主,也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的道德以及法治的意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需要了解该门课程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师要善于通过案例教学法作为切入点,阐述相应的知识,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接受这门课程所传递的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法制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这一内容时,学生要了解违法的行为、类别、危害,需要承担的责任,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好自身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王某初中毕业之后就辍学在家,整日网吧度日,且因为多次盗窃、打架被公安机关批评。事后王某仍然不知悔改,和一些无业青年在一起实施马路抢劫,利用摩托车实施飞车抢夺。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就要学会遵守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旦触犯了法律,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像王某长期屡教不改,并进行了飞车抢夺,被判刑五年。这就是对于王某的一种处罚,王某的行为已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性。通过案例分析法可以让学生了解法不可违,知道应该维持好社会的秩序,遵循社会的规则,切勿做危害社会,触犯刑法的事情。继而杜绝自身的不良思想和行为,提高初中生的法治意识,降低未成年的犯罪率。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要注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探索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生活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