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

刘娅青 彭翠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口腔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随着心理护理的普及建议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护理过程中,以此来缓解正畸过程中患者的紧张心理,并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及质量效果,同时为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佩戴直丝弓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来提生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质量治疗效果。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并增强治愈信心,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关系,在提高护理效果的同时保证治疗质量,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口腔正畸患者;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1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年1月至6月间在我院佩戴直丝弓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平均年龄为12.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平均年龄为12.5岁。

1.2方法

1.2.1心理治理干预具体措施

第一,焦虑恐惧心理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从临床治疗中不难发现多数口腔正畸患者以青少年为主,这部分患者心理发育并不成熟,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恐惧心理,若果不及时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正畸治疗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通过正面交流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此外,针对一些年龄加大的患者可以给予相应的鼓励,提高治疗信心,确保整个治疗可以顺利完成。

第二,期望过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口腔正畸患者中,多数成年患者是通过广告宣传或亲友推荐等形式来进行治疗的,但一些青少年患者则是由父母家人带来治疗的,但是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通过哪种形式来治疗的患者都会对治疗结果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自己在治疗结束后可以彻底的改变原有状态,因此如果治疗结束后达不到预期效果会引起患者或其家属的不满。在面对此种情况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的进行沟通并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并将治疗结束后可能会产生的情况等进行告知,避免患者因期望过高所导致的失望心理。

第三,畏缩心理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因为自身牙齿情况存在畏缩心理,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会因牙齿不整齐等问题被人指点,这样患者就不愿意在人前展现自己的牙齿,在治疗时只有患者愿意向医生展现自己的口腔问题才能确保治疗顺利完成。因此针对患者的畏缩心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患者的信任,给患者建立自信,积极的配合治疗。

1.2.2加强健康教育力度

在对正畸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将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相关费用等告知患者,为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便利;向患者讲明正畸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并合理的安排复诊时间;患者等待治疗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聊天方式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治疗;当患者对治疗提出疑问护理人员应给予正面的、耐心的引导,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将治疗过程及治愈后的状态展现出来,如图片、影像方式等;可以在等候区播放轻音乐等,在为患者创建良好氛围的同时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或焦虑情绪。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可以采用SPSS13.00统计软件,两组间差别检验采用x²。

2结果

(1)通过心理护理明显的缓解了实验组正畸患者的紧张、焦虑等情绪,并提升了治疗配合度,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通过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较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的比较[n(%)]

微信图片_20250303134530.png

3讨论

恒牙发育阶段也是青少年颌骨发育潜力最大的阶段,这个阶段牙齿替换已经完成,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是最好的时机,所以目前口腔正畸治疗的人群多以青少年为主,但是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耐受力等方面相对较差,因此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引入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期望较低,那么他的依从性、配合对也会随之降低,给治疗效果带来直接的影响。此外,在正畸过程中心情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可见心理护理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在了解患者内心感受的同时与专业的心理知识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方式、途径来提升患者依从性,实现治疗目标。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来影响患者的认知,转变患者原有的不良情绪及负面心理,使患者心理达到最佳状态,增加治疗的信心,促进康复。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这就表明将心理护理应用到口腔正畸患者中可以有效转变其焦虑、抑郁情绪,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保证治疗效果。通过对不同正畸治疗患者心理情绪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控制不良情绪、畏缩心理等,不仅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信心。在对患者各种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后,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干预形式并强化健康教育,让治疗者正确认识正畸的目的,有效的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正畸相关内容,可以打消患者的畏惧心理,提升配合度,在治疗告于段落后帮组患者构建起暂时的不适是为了长久美观的心理,同时还应向患者讲明治疗的预期效果,以及配合效果差可能带来的影响,在提升患者配合积极性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正畸效果。

4结语: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利用心理学知识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以此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通常情况下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均存在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的鼓励、表扬等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可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从未成年人口腔正畸患者角度来看,他们在平时并不关注此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治疗前应向他们介绍正畸的相关知识,在明确知晓的情况下可以提升他们的耐受力,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紧张感等,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丰艳,邵丹,陈香.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1):133+140.

[2]张丽丽.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2):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