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我国国务院于2015年8月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文件,该行动纲要促进并推动了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变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完善,现代教育系统已经对学生提出了基于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即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了本科院校的重点提升方向。因此,如何利用高校各类丰富资源,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信息化辅助决策为支撑,助力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变革和治理方式的变革等模式,构建智能化的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是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任务。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现状、大数据的信息化服务价值、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的水平不断提升和建设中,为各类高校信息化管理提供辅助性决策的服务,提出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数字化进程的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高等院校在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也逐渐推进教育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发展,由此,高等教育在面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信息化服务及管理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下,高等院校如果合理应用现代化管理策略做好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作具体阐述[1]。
我国已有学者在面向大数据的教育信息化相关领域的探索,并提出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框架结构。其中,有学者认为,大数据应用的总体发展趋势是通过人-机协同方式,将“数据智慧”转化为“行动智慧”。大数据能够促进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果;促进教学模式变革,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性评价;能够引导并促进高校学生学习;面向大数据的价值将引领教育信息化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创新推进机制,推动教育信息化服务变革发展是重要的问题。
2 大数据的信息化服务价值
大数据各类相关研究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作为相对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以其数据量大、生成速度快、数据类型多样化、价值高/价值密度低,以及决策有用性等多种特征,已逐渐演变成支撑信息化管理与辅助性决策的重要资源。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融入到这一过程中,并对这一过程产生较为显而易见的影响,而且也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管理、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重要力量[2]。
我国拥有体量大、结构最庞杂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但是资源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高校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比较少,主要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为了能够较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和各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创新改革各类高校的教学模式,首先,高校可以创建跨平台、跨领域的教育性教学(学习)平台,对课程资料进行分类和平台发布,合理利用教学平台提供的资源;其次,在高校教育中,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互动环节,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合理利用现代科技研发的各类学习APP(应用程序)、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各类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能够在高校教育中构建一个网络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性教育。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对上节内容复习回顾时,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且对教师提出的引导性的问题进行汇总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还能够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方案,以此来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一系列指导意见,高校应充分利用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和实验资源平台,开展线上教学(Online Education)活动。在疫情时期,各高校统一部署,要求教师利用网络,通过班级QQ群、腾讯课堂、雨课堂、中国慕课(Mooc)、优慕课(含各高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指导学生下载相关学习应用软件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统一指导学生进行复习、练习,在群内线上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停课不停学”。
3 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应用分析
为执行“基于大数据的高校信息化服务”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秉承理论结合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加入实践的内容。从2020年2月至今,已开展至少三个月的网络在线授课。基于疫情的防控以及各高校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结合部分学情校情现状,优化了部分课程开设的环境,将网络教学持续进行下去。
教育部报告指出,截止2020年5月,我国在线教育开设情况如表所示,数据显示(表1全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表),已开展在线教学高校数量,在线开设课程的教师人数和课程数量(包括门次),以及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人数及人次,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似乎将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跨越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直接到全程线上教学,并结合各类在线平台的各类在线资源,提升了在线教育普及的速度。
此次教育信息化服务模式较好的推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深度思考所学内容,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
表1 全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情况表

4 高校教育信息化服务下教学成果评价创新
在信息化教育模式中,对在线教育教学评价可以从参与者的维度进行多指标的评价,即教师评价、小组(或班级)内互评、自我评价,也可让教育平台上的用户,比如在线听课的教务人员、听课学生等参与评价。其中,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同学与同学之间可相互评价,也可以自评;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用进行相应的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网络平台上的在线学习)和考核性评价。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登录平台的时长和次数)、网络直播授课中表现(考勤和课堂提问回答)、课后学习表现(测试题、课后作业以及课后复习)等。
5 总结
数据时代(DT时代),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从大学的线下课堂转向互联网的线上空间,各类在线课程及在线学习资源的出现客观地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而对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研究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本文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结合信息化教学过程教学实践,将教学过程大数据汇聚融合能更精准,更个性化地为学生订制教学计划,反馈教学问题,优化教学过程,真正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提升高等教育的内涵。大数据助推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多样化,因此,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模式创新既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顺应时代的潮流,打造更多精品课程及在线学习资源的基础,从而保证了高校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环境下创新其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华艳.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 北方文学(上旬刊), 2018, 000(012):129-130.
[2] 卢秋锦.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模式设计[J]. 中国成人教育, 2019(13).
[3] 杨龙.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高校信息化服务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 35(11):163-166.
[4] 潘国兵, 欧阳静, 傅雷,等. 基于大数据的工学高等教育信息化实践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 175(02):117-121.
[5] 陈金华, 陶春梅, 张旭,等. 面向大数据的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模型建构[J].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00(006):52-57.
[6] 王殿霞, 陈彦平.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MOOC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 情报科学, 2019(11).
[7] 张桂力, 蒲和平, 余英龙.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育信息化推进研究与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6,v.26;No.140(02):127-132.
[8] 李向阳.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