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数学文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张春杰

河南省许昌高级中学,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 伴随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素质教育理念开始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多会在教学活动上积极创新,在为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理解数学文化,感受来自数学文化的魅力。迈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开始进入人才培养的关键性时期,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通过教学活动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人文性特征,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学文化;高中数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所谓自然性原则,是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应该不露痕迹、自然地渗透。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并非简单地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有关数学文化的内容,而是要注意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在加深内容理解的同时进行数学文化渗透,以文化为载体对数学知识进行解读,而并非刻意追求渗透的形式。因此,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加深对数学文化的感受和理解,这样才能完成数学课堂上对数学文化渗透的无缝衔接。

(二)选择性原则

经过千百年来的发展,数学领域沉淀了大量数学文化,比如数学发展历程、数学家的研究历史、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等,这些文化不是所有都能融入课堂,需要教师根据高中阶段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合理选择,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经典的内容,渗透于高中数学课堂。这就体现了渗透数学文化时遵循选择性原则的重要性。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一课教学中,教师将“国际象棋与麦子”的典故引入课堂中,为学生渗透达依尔这一国际象棋的发明人。通过这样的数学文化渗透,巧妙地把教学内容与高中生的特征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数学学习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多数高中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遇到了障碍。当前数学课堂主要以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课下为学生布置大量习题,通过做习题的方式强化知识点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非常枯燥、乏味,加上迈入高中阶段后,很多数学题目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学生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自然数学成绩也不会得到很大提升。但如果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就可以改变学生心中对这门学科的印象,从而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当讲到数学定理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前为学生介绍一些有关这一定理背后的故事,介绍定理发展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数学家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对该定理的探究之中。在数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文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化解学生的抗拒心理,这样一来,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也会更加顺利,从而收获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目前,素质教育开始逐步落地,作为一门高中重要科目之一,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算能力,要想获得理想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在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讲解知识内容,并且通过题海战术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其逻辑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因此很难完成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多为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其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这对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大量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慢慢渗透数学文化,可以逐渐培养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其从对数学的畏惧心理中走出来。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

(一)通过渗透数学文化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在我国应用的时间比较长,其中教师非常关注自己单方面的讲解,因此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当新课改提出以后,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出来,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重点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将其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再以一种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这样一来,当教学模式改变以后,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学生可以在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中学习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多会引导学生,并且适当地渗透数学文化。

(二)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培养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文化的内容之一,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本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内涵、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高中教材中包含很多抽象化的教学内容,比如函数、数列、集合等,要想掌握这些知识点内容,就必须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比方说数形结合、有限无限、函数与方程等。

(三)通过渗透数学文化了解数学历史

数学文化中包含了大量数学历史,可以全面展现出数学的发展历程。数学历史中包含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概念,这些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都无法脱离数学。数学历史可以充分展现出数学的发展性、继承性以及积累性等特征,因此社会发展也是无法脱离数学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为学生渗透一些数学历史,以改变其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从而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随之而来的数学学习。

结束语

综上,高中数学教学是与数学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遵循自然性、选择性以及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在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其形成优秀的品质与态度。在具体教学中通过渗透数学文化,可以达到多重教育目的,不仅可以有效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数学思想传授,加深学生对数学历史的了解,同时深刻感受数学之美,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同时还能达到弘扬数学文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贾永鹏,杨文福.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与数学实验教学整合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3):116-118.

[2] 谭晓云.让数学文化浸润高中数学课堂:以“函数的奇偶性”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2(15):34-35,81.

[3] 戴姗姗,朱哲.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以新人教A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2(1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