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议耳鼻喉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王石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摘要: 耳鼻喉科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公众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极度关注,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了预防护理潜在风险的有效对策,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耳鼻喉科;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DOI:10.12721/ccn.2022.1571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发生的不安全事件称为护理风险。近年来,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简单的护理活动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护士不小心,护理风险事件可能再次发生,导致患者不满和医疗纠纷。耳鼻喉科疾病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床位调整更频繁,如果医护人员他们稍微放松,可能会发生安全事件。为了提高耳鼻喉科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总结了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耳鼻喉科护理中的潜在护理风险

1.1人为风险

1.11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

① 护士缺乏责任感。一些护士不能集中精力在临床工作中,在工作中发泄个人情绪,对病人的待遇太差。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不积极巡视病房,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交接不到位,安全隐患隐患隐患隐患隐患大。② 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差。年轻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缺乏熟练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时,他们不能从患者的角度思考,患者容易发生冲突,不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导致纠纷。一些护士与患者存在沟通障碍。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包括中耳炎、过敏性鼻炎、先天性喉喘息等,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头痛、耳肿胀和疼痛、鼻塞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感觉不到病人的痛苦,安慰的话语过于苍白,患者容易产生叛逆心理。③ 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众所周知,耳鼻喉科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护理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临床护理更为困难。如果护士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事件,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12患者及其家属的风险

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文化程度较低,不了解疾病知识和诊疗方法,对临床疗效期望较高。如果治疗效果达不到患者的预期效果,就会对护理人员产生怀疑,容易出现应激行为,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风险。部分患者心理素质差,情绪调节能力低,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晕厥等并发症。

1.2运营风险

耳鼻喉科护理操作的风险主要包括:① 并发症:几乎所有疾病都可能有并发症,护士操作水平差是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护士对穿刺技术不熟练,不能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导致穿刺部位出现肿块。另一个例子是输液速度快,患者有不良反应。② 医疗事故:护士在临床操作中出错,或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而出错,损害患者健康。

1.3其他风险

耳鼻咽喉护理学教材更新缓慢,临床资料匮乏,医学院使用的教材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导致护理专业化程度低。

2预防耳鼻喉科护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2.1创建一个风险管理组织

耳鼻喉科应成立以护士长为首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对多年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查,分析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对于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婴幼儿患者和老年患者,我们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将潜在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同时,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应重新编写护理教材,增加先进的护理技术,与时俱进。

2.2规范护理操作程序

任何护理环节都可能发生风险事件,护士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标准,认真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在临床操作中,如果患者提出特殊要求或护理人员对医嘱有疑问,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将各种问题反馈给主治医师。护理工作只有在主治医师修改医嘱或确认医嘱正确后才能正式实施,未经授权不得擅自更改医嘱,造成风险事件。多方面查阅资料,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根据耳鼻喉科患者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如果是创伤性手术,如果手术的治疗对象是喉部疾病或喉部手术,则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可能存在的风险,确保患者的知情权不受侵犯,并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应定期准备呼吸安全气囊和其他救援设备,以备紧急使用。

2.3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耳鼻喉科应为护士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风险识别能力。耳鼻喉科应邀请专家定期向护士传授理论知识,并针对不同病例分析相应的急救流程和护理方案,如突发停电、医疗器械故障等问题的处理对策,同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集体查房,提高护士的实践能力。护士只有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才能及时发现护理风险并给出解决方案。

2.4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医院应定期对护士进行法律培训,组织护士学习与医疗有关的法律知识,逐步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改进检查系统,确保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护士应认真询问患者用药史,掌握患者用药禁忌证,加强用药护理的安全性。对于护理文书和护理表格的书写,护士必须认真对待,禁止涂改病历和病理伪造,妥善保管住院病历。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封锁、保护事件现场,收集相关证据,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

2.5建立灵活的排班制度

耳鼻喉科的排班应根据工作量科学分配工作次数和时间,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避免了超负荷工作造成的护理差错,杜绝了安全隐患,人员配备遵循强弱匹配、新旧匹配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专长。

3总结

总之,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潜在的护理风险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件,降低患者满意度,引发医疗纠纷,影响医院声誉。因此,耳鼻喉科管理者和护士必须针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袁素仙.耳鼻喉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370-371.

[2]赵尊兰.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危急安全隐患的处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55.

[3]朱爱华.耳鼻喉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3,39(17):2101-2102.

[4]蒋敏,蒋慧,李德贤,等.耳鼻喉科门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4,33(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