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改革工作中,体验式教学属于重要措施。要想将体验式教学模式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该细化教学策略。基于教育信息化2.0背景,应该根据各个学科主体特点,合理调整教学模式,此过程“主动参与”以及“亲身实践”等是关键点。另外,应该提高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体验式模式满足信息化2.0要求,同时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正确方向。对于内科护理课程,体验式模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深刻体会。所以,教师应该准确认识体验式模式,同时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科学应用[1]。
1.中职内科护理体验式教学特征
1.1真实性
基于信息化2.0背景,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活动应该满足内科护理实际情况。教学中所选事例应该真实存在,同时分析病患以及案例过程中,需要对具体情况与患者思想进行分析,禁止完全根据主观思想思考。学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只有为学生呈现真实的事例,才可以将学生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对自身感觉与学习过程融合时,能够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具体的了解,体验内容以及活动应该具有良好真实性,将内科护理要求充分还原出来。
1.2生活性
进行体验式教学活动时,关键要求就是把文字转换为具象内容,将学生情感充分调动起来,生活化特征可以将这一目标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将该特点充分突出出来,才可以保证教学过程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简而言之,学生学习、发展时,会从感性转变为理性。然而,内科护理课程处于从远至近的转变,此特征与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矛盾。利用生活化内容,能够对该缺陷进行有效弥补。为了充分提升教学活动生活性,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相关事例,进而直接刺激学生,将学生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需要注意,遵循生活性前提下,需要让教学活动指向教学目标,防止体验式教学模式流于形式[2]。
1.3启发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这是现阶段教育理论理念中主流观点。该观点要求对学生主动体验予以足够关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全面思考,进而对相关知识进行准确领悟。如果仅仅向学生施压,借助严格要求,组织中职学生被动开展学习活动,则极易让学生出现抵触心理。但是通过体验式教学,可以对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进行有效转变,引导学生产生一定启发,引导学生对内科护理意义进行充分体会。借助有效启发,能够让学生展开深入探究,有效培养学生思维。
2.传统教学模式下内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实践与理论并未紧密结合
内科护理教育工作的实践性较为突出,学校教育应该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教育出发点应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职业。设置课程内容过程中,主要采用理论教育方式,并不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教学内容不够先进,实践与理论教学之间结合不够紧密,对学生素质提升产生一定影响,即便学生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然而因为实践经验不足,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顺利过渡以及转换到工作岗位中。
2.2教师知识与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
教师讲授与教材是学生获取、学习内科护理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内科护理专业中,新技术与新方法更新速度快,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学内容具有较长的更新周期,知识更新速度无法满足临床发展需求,还会出现实践操作与教材内容脱节问题。但是由于教师长期处于教学岗位,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会对教学成效产生一定影响[3]。
2.3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掘出来,内科护理教学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进入岗位提供基础保障,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思想、理念。传统模式教学效率低,在教学设备方面并无较高要求,知识体系构建较为单一,学生缺乏良好创新能力,开展教学活动时,中心是教师,对于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不够重视,同时由于内科护理自身具有较大深度、逻辑性强、知识点多,学习难度较大,若是在学习中并对学生主体地位加以重视,则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教师若是不加以引导,则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基于信息化2.0背景体验式教学策略
3.1建设线下线上一体化平台
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借助职教云平台将课前作业发布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借助问卷星、西沃助手、希沃白板以及希沃传屏等开展教学互动。可以借助教师大屏幕、电脑、手机等实现希沃传屏以及希沃助手功能。希沃白板可以实现时间回溯,对教师讲课过程进行记录,同时随时播放。问卷星能够为教师组卷提供帮助,进行网上做题以及网上答卷。这些软件部分功能存在重合,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合理确定教学软件。另外,对精品课程建设加以重视,积极提高教师团队建设工作,选择先进、科学手段,优化管理制度,结合所学课程内容,科学制定教学内容,进而充分培养技能型内科护理人才。
3.2教学过程
开展教学活动时,以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为基础,构建基于信息化2.0背景下内科护理体验式课堂。
(1)课前预习。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借助职教云平台开展课前任务发布工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完成测试题。另外,将训练室开放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同时录制操作过程,并向学习平台上传。教师逐一观看,并按照学生预习情况予以评分,结合学生街uti操作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对重点内容进行确定。
(2)课中学习。①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引出学习内容。教师按照学生预习状况,在课堂中借助情境任务,指导学生理解内科护理知识要点。之后教师通过信息平台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指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另外提供课堂的趣味性,将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②仿真模拟+信息化学习。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参与度充分调动起来。第一,教师积极借助信息化平台点评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对自身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指导学生对学习计划进行优化。第二,完成点评工作后,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示范,对操作步骤详细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指导以及巡视,帮助学生有效提升操作技能。
同时,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比如,开展“结核病患者护理内容”教学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患者担心传染家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预防呢?”“通过何种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坚持治疗,以充分保证治疗效果呢?”在讨论环节中,均是由学生负责,教师主要观察学生讨论情况,学生思维受阻之后,进行指导以及点拨,指导学生顺利进行讨论。完成讨论之后进行交流展示,每个小组指派一名代表进行交流,此过程其他小组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可以充分拓展学生能力。另外,教师借助信息化平台中“弹幕”功能对学生看法进行了解,完成教学活动后,查看手机终端中学生反馈情况,同时针对其疑惑问题,展开深化分析。
3.3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1)小组探究。宣教队、护理队与治疗队接到“诊断书”后,扮演护士以及其他角色,小组内讨论以及制定护理方案。在该环节中,学生基于护士角色进行讨论,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成就感,还可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责任感。
(2)成果展示。各个团队通过PPT方式对讨论成果进行展示。该环节为学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自我展示[4]。
(3)信息交换。学生向职教云平台上传讨论成果,各小组互换信息以及共享资源。利用职教云平台学生再现知识,进而实现共同提升目标。
(4)实战演练。学生通过小组为单位,展开角色扮演,进行临床情景再现。由一名学生进行内科护士扮演,另一名学生进行病患扮演,比如结核病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等,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对知识印象的深刻程度,做到寓教于景。
3.4课后练习
可以基于“服务社区,关爱人民”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指导学生借助所学知识,为民众提供内科健康知识宣传以及教育服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高血压健康宣传教育手抄报,上传职教云平台”等课后作业布置,可以共享资源。另外,学生之间可以针对感兴趣的内科知识与问题展开点对面、点对点讨论,促使课堂学习活动可以上下拓展以及前后延伸。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信息化2.0背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具有良好适用性。所以,教师需要对中职内科护理和体验式教学之间关联进行深入探索,同时结合教学具体情况,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策略设计。另外,还应该对体验式教学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合理调整教学过程。此过程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单强.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体验式教学的提升策略——以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 2017(11):1-1.
[2]杜培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概念图的教学策略--以五年制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 2020(21):3-3.
[3]唐艳妮,黄柳.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青春岁月, 2019, (11):220-220.
[4]谢丽琴,周俊,贺丽春,等. "四位一体"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