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呈现蒸蒸日上的态势,对比之前几年,有了显著的进步与提升。在素质教育基础下将分层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体育教育,逐渐增加了大家对分层教育模式的认可。同时,因为很多体育动作具备一定难度,分层体育教学可以从各个层次设置体育动作难度,使体育动作适用于各个身体素质层次的学生,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有很高的价值,但仍有部分地区的体育教师并未意识到分层教学模式的价值,也可能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应用。本文探索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体现在公平的教学中
在实践中,我们每位一线教师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位学生的真实的学业需要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种分层的学习方式,则可以充分地促进我们的教师的学习。通过对初等教育进行分层教育,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积极地参加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由于自己的身体条件较弱而无法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获得胜利的喜悦。同时,体质较好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过于简陋而丧失了运动的热情,采用分层式的方法,可以把体能的优点用在某些有挑战性的运动中,让每位同学都在这种环境下进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其自身的差异,其学习的需要和爱好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若要让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目的,必然会让一些体质较弱的人感到难堪,许多人难以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对象,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久而久之,他们的体能和自信就会越来越好,他们就会更加地积极,更加地投入到运动当中,成为一个健康的循环[1]。
二、初中体育分层教学实施的方法
(一)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分层目标
上面我们已经初步分析了初中阶段学生存在的差异,在体育课堂中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教学策略显然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分层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2]。
田径训练是体育课堂训练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骨骼增长,磨炼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在初中体育训练中进行田径训练十分必要。田径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但是当前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设定分层目标,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田径训练。对于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教师规定学生每天完成800米的跑步训练,并且要求这部分学生争取在100米上有提高,200米成绩更新幅度1到2秒,400米成绩更新幅度为5到6秒。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每天要完成500米的跑步训练,并争取在100米跑步上有所提高,在200米跑步时间上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时间。教师通过制定分层目标,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进行体育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二)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当教师给学生设立分层目标之后,教师要根据分层目标进行分层教学,这也是贯彻分层教学的重要表现。在进行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避免学生逃避高强度体育训练而接受低强度的训练。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这样可以保障分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学生分组完成后,将身体素质较强的一组编为A组,身体素质偏弱的一组编为B组,教师要对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工作。A组学生在训练中因为自身在身体素质上有较强的优势,所以会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教师对这组学生要引入批评机制,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给学生提出较高的训练目标,通过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可以防止学生的自满心理,正视自身的不足。而对于B组学生,他们身体素质偏弱,所以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缺乏自信、怯懦的问题,教师应该采取与A组截然不同的教学策略,适时地引入激励机制,保护学生训练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在训练中的进步,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3]。
(三)根据学生差异,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来说也是如此,教师通过在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锻炼的任务可以促进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并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作业内容设计上应该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内容要有针对性,不能够给学生含糊其辞的指导,比如当天课上训练的内容是田径项目,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体操或者球类的项目,应该使课余训练内容与课上训练进行有效的协调,从而保障训练内容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针对上课训练内容给学生布置100米短跑、200米短跑的项目,使学生对课上内容进行巩固。其次,应该坚持层次性。因为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作业布置上也应该各有侧重。对于优势小组教师要在作业预留的难度上增加要求,而对于劣势小组,教师要适当降低对其的要求。
(四)根据学生差异开展分层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训练结果的一个反馈,也是对后期学生进行训练的一个指导,教师评价结果的好坏直接会给学生后期的训练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开展分层评价[4]。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是采用绝对性评价,这种以合格线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后进生的训练激情,所以教师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绝对评价为分层评价。比如在田径训练中,教师对A组和B组学生的训练情况不仅在同一个班级中进行对比评价,而且还要在同一个层次内进行对比和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与不同年龄段和同年龄段同学之间的差异,从而调整自己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分层评价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普适性,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对它的运用,使其在初中体育课堂训练中发挥作用,给学生以更加科学的评价,使学生始终对训练抱有热情。
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的方式,并合理、科学对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体育训练方法的分层和教学评价分层,从而有效解决学生个体差异问题,实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各层面中的进步与发展,促使所有学生共同达成理想的教学目的[5]。
参考文献
[1] 毕君丽, 何松阳.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初中篮球动态分层教学实效性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20(9).
[2] 潘志文.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分层教学[J]. 东西南北:教育,2020(22):1.
[3] 徐若柏. 浅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 今天,2020.
[4] 洪璐琳. 浅谈"分层教学"理念下"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 当代体育,2021(2):0091-0091.
[5] 谭姣. 初中体育课程分层次教学[J].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20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