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对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数学是小学时期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基于此,本文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教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都普遍较小,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所以对于很多抽象化的知识不能更好地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熟悉感,将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从而使知识更加具象化,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生活情境教学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对知识进行实际运用,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情境教学,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生活价值进行充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卢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加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并且通过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对数学课程的好奇心,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生活情境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形成初步了解。此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片,上面是几个小朋友在分蛋糕,圆形的蛋糕被分成了大小相同的10份,小明一共吃了3块蛋糕。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发出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小明吃了多少蛋糕?这些蛋糕占整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此时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会积极地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将学生引入到后续的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更加专注地进行课堂学习。由此可见,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到情境之中,并且在情境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究,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和数学息息相关的内容和真实事例,都能够对数学的学习给予一定的启发,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对生活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加真实的生活情境。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不断挖掘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并且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样也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更多的锻炼。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出现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而增加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三)创设生活对话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应当是教师的单向输出,而应当以教师引导的形式,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式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对话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多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比如,在学习“乘除法计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提问对话,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学生回答:“30人。”然后教师再问:“那如果老师现在有120块糖果,平均地分给每一位同学,大家每人能拿到几块呢?”此时学生就会沿着教师所引导的方向进行思考和计算,从而得出最后的答案。通过对话的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思路进行不断的引导,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跟着教师进行学习,仔细听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实际上,这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的一个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生活场景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情境创设较为普遍、教师运用不够熟练等问题,这都需要学校和教师加以重视,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设更为多样化的生活情境,比如对话情境、购物情境、游戏情境等,这都能够丰富生活情境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桂红.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艺术,2023(3):45—45.
[2]廖志强.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3(3):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