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作用研究

王越洋

辽宁省肿瘤医院,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作用。方法:便利选择100名在2022年1-12月期间到某院肿瘤科且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性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化疗后,试验组患者具有明显较低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关键词: 护理干预;乳腺癌;放化疗
DOI:10.12721/ccn.2023.15726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乳腺癌是当前高发于女性患者中一种恶性肿瘤,主要集中于40-60岁女性人群,特别是在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妇女[1]。乳腺癌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常常由于药物作用和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引发一定的不适反应,包含消化道反应中的恶心、呕吐等症状[2]。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乳腺癌放化疗后的护理过程中,研究其对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便利选择100名到某院肿瘤科且接受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年龄范围是34-58岁,平均年龄为(44±8.9)岁。病程3个月至15个月,平均病程为(8±3.5)月。试验组年龄范围是32-59岁,平均年龄为(45±7.5)岁。病程4个月至16个月,平均病程为(9±3.2)月。两组患者的其余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均符合恶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3-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等基础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包括日常的饮食护理、遵医嘱用药、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2.2.1 术后的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5]。采用知识讲座的形式,邀请外院的专家,针对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等进行讲解,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专业的疾病知识,也可以采用录像、播放视频、医生与患者之间讨论、现场解答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例如化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现象,影响进食等。同时,科室可以选择用印制肿瘤疾病的彩色册子进行宣传,使得患者的家属也及时能了解到正确的信息,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2.2 饮食护理

每天早晨指导患者起床后引用适量的淡盐水,发挥清肠道的作用。进食后饮用蜂蜜水,且每天的饮水量保持在1000-1500 mL范围内。

对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饮食食谱,减少进食辛辣、具有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并且保证每日进食充足的蛋白质[6]。饮食营养均衡、口味清淡、且易于消化,蛋白质主要选择鱼类、蛋类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的食物。同时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脂肪的食物,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添加润肠通便的食物,进食30分钟后,可以适当的使用香蕉、苹果等新鲜水果,以避免便秘的发生。饮食以少量多餐为特点。

患者在每天进食前,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加进食量,保持放松状态。进食后,减少平躺或半躺,进食30分钟后,教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例如慢跑。对于身体较差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同时给予易于消化或促进胃肠道蠕动的食物。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进食困难的患者,给予全部的肠内外营养制剂。

2.2.3 中医护理-穴位敷贴

精密称取冰片3g,砂仁20g,木香20g,放置于研钵中,经过研碎、研磨步骤,调制成膏状。取适量的膏状药物均匀的涂抹在常规使用贴片上,药膏厚度在0.3至0.5cm之间。随后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详细检查,若穴位皮肤无破损,清洁消毒后,将涂抹膏状药物后的贴片贴于患者的要穴和次穴,要穴分别是足三里、内关和曲池,次穴分别是中脘、大椎。贴片敷贴后在6至8h时间范围内取下。该穴位敷贴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如患者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或皮疹,则需要立即取下贴片并及时就医[7]

1.3 评价指标

统计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一周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例数,包括恶心、呕吐、便秘等。

1.4 数据分析

选择SPSS 20.0统计分析两组数据。其中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分别显示为x̄±s和%,检验技术分为为t和χ2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性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者住院期间和出院一周内,对照组患者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例数为31例,试验组患者出现9例。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截图1741069058.png

3 讨论

乳腺肿瘤在临床上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除了外科手术切除外,放化疗治疗方法也非常重要。对于放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消化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等[8]。本文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研究其对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乳腺癌患者放化疗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与王欣娴等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9]。原因分析如下:

对于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心理疏导辅以健康知识教育,能够不仅可以缓解患者对放化疗的恐惧和紧张感,还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化疗护理,主要是饮食的护理。可以加强患者在化疗后的正常饮食。由于化疗后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现象,导致进食减少,身体功能下降,反而不利于身体的恢复。饮食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每天进食量,保证营养供给,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

4.结  论

将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有利于身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4]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19, 29(08): 609-680.

[5] 文艳春, 蒋晓梅.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消化道反应、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7, 22(04): 595-598.

[8] 黄盛璟, 吴波, 李靖, 等. 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的高危因素Logistic分析[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22, 34(06): 426-429.

[9] 王欣娴.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化疗消化道反应中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12): 15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