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学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唐玉婷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

摘要: 新课标的提出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表明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即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语言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隐性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潜隐性和渗透性的特点,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一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本文以英语课程隐性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个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以及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学英语;
DOI:10.12721/ccn.2023.1573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英语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以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可以清楚地看到课程目标从原来的语言能力单一维度拓展到了四个维度,那么这就要求老师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授的知识不能只是教材上固定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师与学生共同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多种学习方法,给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供与之相应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以及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这些资源里面有一部分是隐性课程资源,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中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可利用的隐性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为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英语学科为例,学生在这些可接触或感受到的隐性课程资源中,不仅能够学到更加真实的语言,而且使英语学习更具趣味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认知态度的形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应完成的教学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和核心素质,应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以课程的隐性资源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当前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个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以及策略。从而更有效地指导英语教学实践,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 隐性课程资源及其功能

隐性课程资源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定义。本文采用钟启泉教授关于隐性课程资源的定义,即它形成于在没有任何计划、目的和组织的教学过程中,由无意识、摸不着、看不见的教育作用所构成的。隐性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四个构成要素,还具有广域性、潜在性、教育效果的非预期性、作用的双重性等特点。

相对于显性课程资源而言,隐性课程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首先,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内化与知识领域的拓展。其次,隐性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全面发展。隐性课程资源具有育人环境的开放性、真实性和相对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健康的情感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最后,隐性课程资源有利于促进学生品德养成和规范他们的行为。渗透着道德蕴涵和教育意志的隐性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通过暗示、舆论等机制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3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不管是显性课程资源还是隐性课程资源,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问题。对于隐性课程资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英语教学文本资源单一;第二,学校硬件设施缺乏以及缺乏使用意识;第三,现有隐性课程资源利用不够。;最后,英语学习氛围不浓。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习英语的氛围。目前,很多人都认为现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提高成绩考核,这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和压力,以至于学习氛围不浓厚,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为提高学习成绩服务。

3.1 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没有绝对正确、唯一的标准和尺度。但是仍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为原则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基本保障行为的有效性。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或适应性原则。英语学习的主体是每一个学生,只有适应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和特点,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说,要坚持因材施教,就应该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要注意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对写作、阅读、听力、口语等各方面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历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

第三,系统性原则。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内容涉及量相当广泛,所以在对其开发利用时,应该注意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系统性。

第四,因地制宜原则。教师在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时,应注意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不能盲目地利用这些资源否则会适得其反。

3.2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首先,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和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教师在给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时,不能把教科书当做“万能钥匙”,应该将它看成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习资源,将它与其他有效的资源相联系一起作用于英语教学。第二,培养教师开发利用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为了帮助英语教师提升开发和利用隐性资源的能力,英语教师可以组织能够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学习合作的活动,还可以安排学校中的年轻教师进行培训和进修,促进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英语教师还可以组织有序的教研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评、互助、互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第三,开发利用生活型隐性资源以及整合松散的资源。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隐性资源,贴近学生的生活,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学习。

4 总结

从上文可知,重视对英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贯彻义务教育新课标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当前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英语文本资源缺乏、对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不强等问题。英语教师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系统性、循序渐进等原则,通过丰富英语教学资源和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发利用生活型资源等途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中学英语课程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还没有达到完全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的自觉利用阶段。可见,英语隐性课程的建设仍是今后促进英语课程发展和提升班级英语教学和学习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由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和研究环境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诸多的局限性。研究得出的结果讨论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尤其是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应用英语隐性课程资源会是一个关注的重点。 

[1] 潘迎春. 中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J]. 考试周刊,2003(4).

[2] 温守轰. 试论中小学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 考试周刊, 2010.

[3] 杨珊. 初中英语课程隐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调查[J]. 社会科学, 2017.

[4] 齐标. 论隐性课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上海师范大外国语学院. 2007(4)

[5] 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 马文胜. 试论语文隐性课程及其开发利用[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5.

作者简介:唐玉婷(1998.08—),女,汉族,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教育,单位: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