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而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课已经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体能训练,它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纳入其中,由于小学生还很小,光靠说教是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怎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此,作者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制定创新性教学方案
为了丰富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其创新能力,老师们必须保证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通过课堂、游戏等方式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制订和设计。在进行教学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深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出更具创新性、合理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计划,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教师可对“两人三足”的传统运动项目进行改革,使其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老师们可以提前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并利用不同的规则来限制他们的动作,例如,他们只能踮着脚尖走路,或者只能跳起来。将所有人分成几个小队,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或者不遵守比赛规则,就必须回到原点,从头再来。在这种形式下,可以让学生们在放松、好玩的运动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魅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密程度和班级的凝聚力。学生们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也在躲避障碍物的过程中,将会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为他们以后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创新性热身训练规则
体育准备活动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防止在接下来的课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热身,导致肌肉的损伤,所以,在正式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始前,老师要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活动肘关节活动踝关节等,内容太过老套,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致使学生在热身训练中偷懒等行为。为了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老师们可以在课堂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正式的体育课开始前,老师们可以让他们先参加一些比赛项目来进行热身活动。例如,老师可以划出一个特定的区域,让同学们以高抬腿的方式来比赛,谁先达到终点,谁就是赢家,获胜者可以选择下一步的体育指导伙伴。而那些最晚抵达终点的人则被罚做仰卧起坐或者引体向上。以这种方式协助学生开展自主的热身训练,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大大丰富了热身训练的教学内容,使体育教学更加多样化,并且,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保证学生在以后的正规体育教学中,不会由于没有充分的热身而导致受伤,从而使热身活动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作用。
三、适当进行抗挫折教育,树立榜样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遭遇到一些挫折,许多学生的损伤能力比较弱,一旦遭遇困难或者遭遇挫折,很容易对体育运动丧失兴趣,甚至是害怕运动。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其正确面对、面对。尤其是在失败时,一定要摆正好心态,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潜力。实践证明,挫折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心,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定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而言都十分重要。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要把握好时间,假如让学生过早地遭受挫折或打击,也要顾及学生的自尊、自信心等方面的因素。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榜样的威力是非常大的,老师们可以在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引用一些名人的事迹,给他们讲一讲自己身边的人,或是讲一些体育明星在遇到挫折时的经历,从而对他们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影响。
比如,有些学生在打羽毛球时,会出现懈怠、走神等情况,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讲林丹的事迹,让他们了解到林丹为了这一天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以及林丹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东西。有了这些明星事迹的刺激,学生们就会对他们产生一种敬佩之情,从而使他们在训练中更加努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四、扩充教学内容,让体育课多样化
这年头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要高的多。在体育课程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就不需要拘泥于传统的体育课程,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扩展。除了跑步和篮球之外,老师们还可以教一些其它的运动。在体育课中,同学们还可以透过各种活动,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也能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目前,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平衡发展为目标。
例如,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整体状况,研究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如健身操等新的体育活动。在这个阶段,学生更多的是蹭蹭跳,健身操把音乐与体操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同学们在运动的同时,还能享受到优美的音乐。也可以让老师带着同学们玩游戏,把体育课上必须讲的体育活动和游戏结合在一起,让体育课更受学生们的喜爱。当天气对体育课不利时,老师可以引导同学用多媒体进行有趣的体育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这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能促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五、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克服训练难关
在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耐力跑经常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或者是没有足够的耐力,那么就会出现心跳过快,呼吸急促等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不愿意参加耐力跑了。体育教师要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体育游戏教学法与有氧耐力跑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在耐力跑训练中出现的缺氧、肌肉酸胀等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耐力跑能力。比如,在进行耐力跑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瑜伽练习,让学员们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呼吸。在耐力跑的训练过程中,老师们可以自觉地对耐力路线进行创新,加入校园探险的部分,采用打卡游戏与任务游戏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延长耐力跑的路程,使学生在目的的指导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耐力训练中。同时,还可以将耐力跑和游戏的奖励联系起来,通过对自己的挑战,来表现出自己的运动精神,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这也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原因。
总结:小学体育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之外,也要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将来的发展都放在心上,力求把他们的创造力和抗挫力都培养起来。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老师要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从而更好地进行运动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体育。
参考文献:
[1]郭斌.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 2020(3):251.
[2]张承欢.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 2020(4):132.
[3]邹清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