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海南炎热气候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李海燕

​万宁市第三中学,海南万宁,571500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海南炎热气候条件下,中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提高海南地区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海南炎热气候;中学体育教学;挑战;应对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6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海南省地处热带地区,常年气候炎热,这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海南炎热气候下中学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高温对学生身体的影响

海南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出现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会承受巨大压力。学生的体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以散热,但如果水分和电解质补充不及时,就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同时,高温会使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对于心血管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这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的限制

炎热气候使得一些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限制。例如,冬季常见的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在海南的高温季节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过于疲劳和不适。因为在高温下进行这些高强度、高对抗性的运动,学生容易出现体力透支,影响运动表现和学习效果。此外,长时间的户外体育课程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由于炎热带来的不适,学生可能会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参与活动,从而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的预期目标。例如,原本学生对篮球运动充满热情,但在炎热的天气下,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中暑或过度疲劳而减少参与的积极性。

(三)场地和器材的损耗

高温、高湿度的环境加速了体育场地和器材的老化和损坏。例如,塑胶跑道在高温下容易变软、变形,影响其弹性和稳定性,增加学生在跑步时受伤的风险。篮球、足球等球类器材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外皮老化、开裂等问题,影响使用性能和寿命。这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维护成本,还可能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比如,当塑胶跑道出现严重变形时,可能需要暂停使用进行维修,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按照原计划进行。而且,频繁更换损坏的器材也会给学校的经费带来一定压力。

(四)教师教学难度的增加

在炎热气候下,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这增加了教学的复杂性和难度。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面色、呼吸、出汗等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体力消耗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强度和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可能因为高温而感到疲劳和不适,影响教学质量。在炎热的环境中长时间授课,教师的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大,可能会导致讲解不够清晰、示范动作不够标准等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应对海南炎热气候下中学体育教学挑战的策略

(一)合理调整教学时间

将体育课程安排在清晨、傍晚等相对凉爽的时间段,减少高温对学生身体的影响。清晨时分,气温相对较低,空气清新,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较为良好,适合进行一些轻度到中度的体育活动,如慢跑、拉伸运动等。傍晚时分,太阳逐渐西斜,温度开始下降,此时可以安排一些强度稍高的体育课程,如球类运动、田径训练等。例如,学校可以将体育课安排在上午 7 点至 9 点或下午 5 点至 7 点,避开中午 11 点至下午 3 点的高温时段。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较为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活动

利用海南丰富的水资源,开展游泳、水上救生等课程,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让学生在相对凉爽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游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水上救生课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救和互救能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例如,学校可以与当地的游泳馆合作,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游泳训练。同时,邀请专业的救生员为学生讲解水上救生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地演练。还可以引入室内运动项目,如瑜伽、室内健身操等,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避免高温对学生的影响。这些运动项目不受天气条件限制,能够在室内进行,且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瑜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专注力;室内健身操则能够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节奏感。

(三)加强防暑降温措施

在体育场地设置多个饮水点,确保学生随时能够补充水分。水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温环境下,人体通过出汗散失大量水分,及时补充水分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在操场周边、体育馆内等学生活动频繁的区域设置带有明显标识的饮水点,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饮水机的卫生和正常运行。同时,教育学生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避免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还应该配备防暑降温设备,如遮阳伞、风扇等,为学生创造相对舒适的运动环境。遮阳伞可以为学生提供阴凉的休息区域,减少阳光直射;风扇可以增加空气流通,降低局部温度。

(四)做好安全教育和健康监测

向学生传授防暑降温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中暑的症状、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在高温环境下如何正确进行体育活动。例如,通过课堂讲解、宣传栏展示、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防暑知识。告诉学生在体育课前要做好热身运动,穿着透气、轻便的运动服装,运动过程中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等。

(五)加强场地和器材的维护管理

根据气候特点,增加维护的频率和力度,确保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例如,对于塑胶跑道,要定期检查是否有裂缝、鼓包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对于体育器材,要定期清洁、润滑、紧固螺丝等,防止因老化和损坏而引发安全事故。比如,在夏季高温季节,每周对塑胶跑道进行一次检查,每月对体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同时,做好维护记录,跟踪场地和器材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效果。

三、结语

海南炎热的气候给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调整教学时间、优化教学内容、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做好安全教育和健康监测以及加强场地器材维护管理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保障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效、有趣的体育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任志林.炎热天气体育课堂教学“四要”[J].田径,2012,(09):54-56.

[2]姜雷.浅析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04):38-41.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2.0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