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中国精神教育开辟一块新的疆域,既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突破与拓展,同时也是将中国精神视为自我深化和发展的推动力。基于以上基础,本文立足于中国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关键特性,着重对中国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的价值进行理论性研究,并且结合现实情况研析归结了中国精神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将以上探究同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进而提出中国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发展的合理对策。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善发展提供强劲驱动
对大学教育工作者而言,想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有组织、有目标的施行教育活动。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行为规范的教育,同时注重其道德标准的教育。只有建立系统的、与社会要求相吻合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在培养大学生自觉性的同时,培养其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能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价值规范,还能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支撑,为大学生带来精神动力。因此,中国精神的提出,无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首先,最为明显的是体现在理论目标层面的驱动。中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体系,把涉及到中国精神的中国研究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确保其并行统一,这样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顺应时代需要和社会发展,而且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体现在实践目标层面上的驱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应该是实践目标,实践目标不但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质量,还会影响其功能价值,同时影响其教育过程。将中国精神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实践环节之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自身与国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发展增添鲜活力量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表达自己的感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像以前一样一味的要求大学生单方面的接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并且贴近时代,增强其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同时增强其感召力与接受度。从内容上来看,高校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不但要反映理论的科学化,还要反映其大众化,不但要将实例的典型充分描绘出来,还要刻画出它的生动性。中国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它的核心爱国主义起源于悠久的中华文化。爱国主义可以维护中国人民之间的情谊,改革创新体现了我国的时代特征,可以激发中国人民的奋斗的意志。所以,中国精神被种植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长于时代境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受到中国精神的指引,进而用传统文化获取养分,通过时代精神收获养分,使教育的内容更加灵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同时增进其人文性。教育内容也由“抽象化、理论化”向“具象化、生活化”进行转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的精神内需。对于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代青年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要脚踏实地的为中国的发展而奉献,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国家与人民而努力。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应该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而使其树立坚定理想信念的灵魂就在于要用中国精神教育大学生。中国精神中不但包含了时代精神,还包含了民族精神,不但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还能增强我国国力,能够帮助中国突破艰难险阻,维护中国的健康发展。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因此这就需要中国精神来激励广大青年振兴祖国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并将自己的前途命运结合到国家的发展中,结合到民族的发展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奉献自己的青春能量。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中国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既可以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国精神,充分发挥其育人价值,同时又可以深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召力与说服力,二者共同发展,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为伟大复兴梦想培养并提供人才。
四、提高大学生品质素养,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如今,社会迅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社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品质素养。党中央明确指出,综合素质水平高的人才非常重要,各大高校对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心和自豪感的任务责无旁贷。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中国精神的培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发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除了综合素质的培养,民族精神的培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各高校应该根据时代特点,根据如今的国际形势,采用合理的方式培育大学生,培养其时代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以及时代精神的培养,前者的关键在于爱国主义,后者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它们是国人必不可少的情感。所以,中国精神应该融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中国精神,认可中国精神,同时信仰中国精神。高校需教导大学生以国家为起点,以民族为起点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奉献。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联系专业技能,在强化技能,增进学识的同时,学会修身养性,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品质素养。
结束语
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状况、精神面貌以及学识才干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必须增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增进他们对中国精神的认识。中国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新的时代对中国精神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发展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
作者简介:马荣义(1980年11月——),男,汉族,山东临清人,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