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旅融合环境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李作志 冯云珂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00387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文旅融合亟待通过模式创新和机理挖掘打造经济、社会、科技的新引擎。天津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文旅融合领域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产业链供给端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四个层面出发分析天津市文旅融合宏观环境,挖掘存在的问题,如政策覆盖不到位;分析角度欠缺;“文旅+”项目推动缺少细化方案;数据分析建设落地难;产业链供给低效,缺乏可持续发展势头等。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细化了具体落地方案;深入现有经济条件,结合文旅规划培育产业链;重视社会人文视角,着重资源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智慧旅游平台,解决数据分析困境。
关键词: 文旅融合;智慧旅游;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34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旅游与文化天然不可分割,文化赋予了旅游以情感温度,旅游又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平台。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9.29亿,同比增长63.9%,文旅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天津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伴随着文旅融合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产业链的供给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融合模式和文创产品粗制滥造、景点追求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文旅融合失调导致经济与生态失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旅融合价值的体现。因此,探究文旅融合模式和创新价值成为了旅游产业有效走出现有发展困境和改变供给端低效模式的根本策略。实践中文旅融合模式的创新多聚焦在整合资源拉动创收与打造融合体系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并不能解决融合模式后期丧失特色的问题[1]。因此本研究以天津市为例,聚焦于研究问题:文旅融合模式怎样创新才能保留特色且创造价值?

1可持续发展视角分析

文旅融合机制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大领域的交汇点。两者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有利于探求产业融合方向的创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视域,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保持文化及旅游资源完整同时,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需要。文旅产业方面重点是加速自然景观和人文理念的融合,完成产业的优化升级并提升产业链价值,针对衍生产品要进行合理规划,鼓励创新、创意类产品进入市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企业和商户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追求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的经济价值,站在可持续发展角度融入市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旅IP和旅游亮点,避免产业链内恶性竞争。

2 天津市文旅融合环境分析

2.1政策环境分析(P)

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在其建设落地过程中,中央政府及天津市政府机关都发布了许多文件进行指导。2023年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与此同时,“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成为面向2035年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天津市文旅局要求着重拓展“文旅+”发展模式。从创新创造的角度出发,开创“文旅+科技”、“文旅+疗养”、“旅游+农业”“旅游+工业”等领域,引进更多商业模块,加快特色项目建设并塑造龙头品牌[2]。加强融合向经济领域的转化,推进消费升级。

2.3经济环境分析(E)

素有“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天津市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环境。天津市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文旅快速发展依托于经济基础,并对经济起带动作用。天津市文旅局多措并举加快文旅商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文化和旅游项目投资建设、积极提升文旅市场消费活力、持续加大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力度、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助企服务[3]。在引进投资层面,天津市政府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投资融资模式,鼓励文旅融合发展多元化投资和经营格局,并加大资金投入参与公共设施建设。例如,针对海河发展,组建海河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文旅融合的龙头项目等。

2.4社会环境分析(S)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旅融合提供了硬性条件,一方面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加速了产业的交融,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游客满意度要求、基础设施建设、文旅环境优化、模式创新的问题。从可持续角度发展旅游,就要探索游客视角,从该视角出发去优化融合进程。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部分景点品质下降,文旅环境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要结合智慧旅游的理念,构建可持续旅游智能协动平台,以保留城市基因,激发发展活力。

2.5技术环境分析(T)

云端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成为了文旅融合的推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智慧旅游[4]。平台的构建要以现有市场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做到对全市的旅游景点进行消费动态监测、品牌形象监测、游客满意度监测、景点可持续发展监测,提炼出监测报告并及时反馈。大数据介入要依托于平台的可视化和数据的共享化,大数据平台可以与美团、大众点评、抖音等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对文旅市场进行产业优化评估、判断市场缺口、监测游客流量、营销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游客方可以通过平台或者PC客户端足不出户了解到当下天津市的热门景点及门票优惠政策、旅游特色食品、住宿宣传等,平台通过游客的点击浏览量判断景点或景区节目的预热效果[5]。新媒体运营会带给旅游景点一定的曝光率和推广效果,景点要根据自身特色制定项目规划,避免千篇一律的活动和景色。

3 文旅深度融合方向

“智慧旅游”是天津市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旅游智能协动平台的深层机理就是运用技术解决文旅融合领域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问题。“文旅+科技”的关键是推进科技为文旅发展赋能,将科技应用于融合的每个环节,着重监测文旅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景区在线虚拟游可以打破传统实地旅游的限制,满足了更多游客的需求。推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融合进程中的发展,能够帮助建设更多智能应用场景,提高文旅智慧化发展水平[6]。但目前天津市智慧旅游平台构建还缺乏强有力技术支撑,缺少完善可行的落实机制,文化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耦合程度分析还需要大量数据研究。

4 总结

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式。而天津市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势头较好的城市,面对独特发展契机和优势,如何运用可持续视角发展智慧旅游,优化文旅融合的进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天津市文旅发展条件,对解决天津市文旅融合困境和发展智慧旅游具有重要意义。融合过程中现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旅融合进程,旅游产业有效走出现有发展困境和改变供给端低效模式需要根据天津市自身条件进行多重角度分析,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能给予融合进程以指导。

参考文献

[1] 杨路明. 旅游电子商务理论及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 毛剑梅,锁箭.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演化与发展:技术驱动视角[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49 - 55.

[3] 周琳,刘懿锋.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J]. 理论探讨,2019(6):114 - 117.

[4] Li X,Law R,Xie G. Review of tourism forecasting re‐ search with internet data[J]. Tourism Management,2021,83 (3):104245.

[5] Tang R. Digital economy drives tourism development—Empir‐ ical evidence based on the UK[J]. Economic Research-Eko‐ nomska Istraživanja,2023,36(1):2003 - 2020.

[6] 乔向杰 . 智慧旅游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J]. 旅游学刊,2022,37(2):10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