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

赵丽霞

济南西城实验中学医务室,山东济南,250118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学校在校生筛选200名,按照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预防控制,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2组预防满意度比较。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学生传染病知识调查评分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及日常的预防工作。
关键词: 健康教育;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3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相关调查显示,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自身相关知识掌握不充分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1]。学校传染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全面正确了解,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可以更好的做好自我保护[2]。本文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资料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学校在校生筛选200名,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资料研究时间2020年8月-2022年8月,学校在校生筛选200名,按照数字双盲法分成两组,每组100名;对照组男性54名,女46名;年龄19-25岁,均值(22.31±0.94)岁。两组一般信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依从性差,不能按照相关时间参与培训。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预防控制,进行常规传染性疾病指导以及预防基础措施告知。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于普遍容易出现的传染病的症状、类型,以及引发传染病的病原因素等进行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视频、书面宣传、多媒体、口头教育等,可以通过专门的专题讲座,调查等情况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也可通过学校板报公示栏,走廊宣传报到等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传播教育;同时通过具有形象且易理解,内容丰富等特点的新媒体形式使得学生及老师的接受度更好。也可以开展如短视频、微电影等形式进行,在学校公众号内进行传播其内容,应具有易接受,生动形象,传播面广等特点。(2)制定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包括传染疾病的类型,传播途径等多项进行结合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更为直观的进行展示,对所有学生入校时进行发放,并却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内容具体如下: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水源、空气、接触等方式应,严格强调传染及传染病出现时需要做好自我防护,一旦有症状发生,需及时报备治疗。为师生讲解常见传染病,在早期的临床表现症状,以及传播方式,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对于相关传染性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可以预防和提高其防范意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部分,大学生其自理能力较差,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身边进行大学环境,因此可能容易造成卫生不合格,如衣物不勤换,寝室环境脏乱等问题,健康教育方面应提高生活习惯良好的养成,保证作息时间规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在入组前,干预后进行调查,包括传播途径、预防知识、治疗知识、日常注意事项面,单项评分满分25分,评分越高说明掌握情况越好。

2组预防满意度比较,问卷调查,满意度评价满分100分,评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指标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 24.0,计量资料方差[n(x̄±s)]满足正态分布,指标为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t检验;计数资料为率[(n,%)],指标为预防满意度,X2检验;以P<0.05为依据,分析组内指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

如下表1所示,入组前,两组学生传染病知识调查,基本一致(P>0.05)。经干预后,传播途径、预防知识、治疗知识、日常注意事项方面,研究组学生传染病知识调查评分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干预前后两组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变化

微信图片_20250305144958.png2.22组预防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预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22组预防满意度比较

微信图片_20250305145000.png3讨论

学校具有人群集中,密度大,流动性强等特点,也是引发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场所,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没有及时控制,很有可能造成大面积传播感染等情况发生,对于校园内部及社会正常秩序以及学生、老师的身体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近几年数据显示我国学校内传染病爆发的概率也呈现上涨的趋势,对于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师生的健康都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创建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也成为对学校传染病关注的重点[3]

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通过此项措施,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水平,有效的预防传染病,可以提高对传染病预防的重视程度;相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后,对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等进行改正,做好寝室的卫生,及时通风,保证卫生干净整洁,对于寝室居住环境空气质量的可以调有效调整,保证良好的居住环境,降低相关传染疾病的发生,并且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并且对于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了解后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积极接种相关疫苗,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促进传染疾病的全面防控。同时健康教育的开展,应从各类传染病的病理知识向出发,做好客观尊重,客观事实,避免过分夸大宣传及传染性疾病的症状,以及影响,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取准确的传染病信息。学校传染病不仅需要做好学生的相关健康教育,同时也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好传染疾病的防控措施,首先应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给予严格执行传染疾病的报告制度,并进行相关完善对于学生缺课应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对于请病假的学生具体情况应详细掌握,并做好相关登记,一旦明确学生因传染性疾病而应及时进行上报和处理,并采取隔离措施,迅速查明传染传播途径,防止大面积感染[4]。加强学校学生疫苗的接种,对于高危传染性疾病应做好学生饮食安全教育,同时要避免长期停留在人群较密集的场所,学校方面也需加强加强卫生监督管理,保持学校的环境清洁卫生,特别对于食堂寝室的重要场所,做好日常的杀菌处理工作,同时应组织定期学生体检对学生健康情况及时掌握。学校应做好应急预案,完善传染病发生处理机制,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应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消毒隔离等。

本次结果显示,经干预后,传播途径、预防知识、治疗知识、日常注意事项方面,研究组学生传染病知识调查评分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健康教育的开展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校内的师生对于传染病全面了解其发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预防处理工作等,可以让学生主动做好预防,在日常生活中也消除或减轻造成传染病发生、传播的因素;且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学生可以积极配合,保持良好心态,尽量快速控制病情,切断传播链[5]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可提高学生对传染病预防知识,做好自我防护,及日常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艳芬.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人人健康,2020(14):232.

[2]周开智.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08):155.

[3]张海云.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47-48.

[4]颜秀梅.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健康之路,2018,17(07):118.

[5]马晖,褚育红.健康教育在学校传染病预防中的运用分析[J].健康之路,2018,17(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