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课程协同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王欢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二实验小学,523721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发跨学科融合课程,实现课程整体育人成为当下课程改革的研究方向。英语作为一名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内容,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的密切联系。结合新课程标准,本文探讨在大课程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在跨学科融合上如何突破学科界限,避免整合误区,寻找课程整合的萌芽点,确保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关键词: 课程协同育人;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DOI:10.12721/ccn.2024.1574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确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1]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指的不仅仅是语言习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协同育人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特点

(一)课程协同育人的概念与内涵

课程协同育人是一种教育理念,强调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在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态。在这种教育生态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和实践者[2]。同时,课程协同育人还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如图1所示。

截图1741160649.png(图1 课程协同育人概念导图)

(二)主题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主题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特定主题为中心,通过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并通过围绕该主题进行的教学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它着重于知识的整合,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跨学科思维方式。主题教学还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它还注重情境的创设,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位与目标

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通过探索真实世界的问题和主题,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发展。其定位在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知识的整合和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首先在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和翻译等技能,使其能够在真实的跨学科语境中有效沟通和表达。

二、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活动设计的局限性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中,课堂活动设计的主要局限性表现在几个方面。活动设计往往过于依赖教材,缺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结合,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课堂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多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这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学科课程融合的不足

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中,英语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程度不够深入,往往仅限于表面层次的联系,缺乏实质性的交叉和整合。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缺失

在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中,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缺失是一个关键问题。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往往仅依赖于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努力和进步。这种单一的量化评价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三、英语跨学科主题设计教学活动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

在课程协同育人视角下,优化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对策之一是改进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在坚持英语语言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综合考量课程标准、教材、教师风格、教学环境及学情等各方面因素,对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统整和构建。多角度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二)多维度创新课堂活动设计

在课程协同育人视角下,优化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对策要以创新课堂活动设计为突破。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探究学习、任务驱动等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需注重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设计富有情境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用于突破课堂环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建立联系,整合多方资源,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或实践类活动。

截图1741160673.png(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在课程协同育人视角下,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要求教师采用如自评、互评、形成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努力和进步。

四、结语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探索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在当今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教学,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全面发展,把握指向学生素养能力的课程设计方向,多维度、多角度寻找小学英语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生长点,学会用语言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真正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晓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策略[J].启迪与智慧:下, 2023(9):0052-0054.

[3] 袁环环.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 2023(36):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