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计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意义
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而审计人员是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鉴证者,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计人员需要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遵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如果审计人员受到相关利益的影响和职业道德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进而影响着相关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审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特别是专业技能与思政素养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明确了审计课程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培养目标。因此,审计课程的开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要注重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遵守相关职业道德。通过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推动了审计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审计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问题
(一)审计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问题
专业知识是审计课程的基础和核心,是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过于注重审计专业知识,而思政元素就未能深入融合;如果过于强调思政元素,可能会导致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被忽视。所以为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衔接得当,恰如其分,需要更好地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应用。
(二)思政元素内容有限,案例素材不够充分
审计课程中的主要思政元素是围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这两方面,未能全面拓展思政的其他内容元素与审计专业知识的结合。课程教材中的案例素材大多为经典案例,时间较久,且主要以财务舞弊案例为主,案例素材还不足够充分,思政元素未能在知识章节中全面深入融合。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应用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难以适应审计课程思政的要求,学生对审计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和兴趣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部分学生可能更关注审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政元素不感兴趣,如果很生硬地引入思政元素,会让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抵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审计课程思政的接受度,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可能需要采用更多元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能难以迅速适应和熟练运用。
(四)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反馈问题
审计课程思政项目的教学效果需要通过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来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没有专门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且难以科学地评估思政项目效果,无法及时根据评价效果调整优化审计课程思政项目。
三、审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内容
(一)教学目标
课程知识目标: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对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从而把握审计的精髓所在。
课程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审计实践中能够运用审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各种技术方法,对企业财务资料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培养其审计业务操作技能和审计思维,具备实践应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参与实施审计工作的能力。
课程思政目标: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认识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逻辑,使学生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以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具体审计环境下,恰当地应用审计技术,形成适当的审计职业判断,恪守审计职业道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二)教学内容
审计课程思政需要理顺审计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需要严格遵守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否则审计人员可能因为审计失败承担相应地法律责任。因此在审计课程思政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章节内容就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也是课程的主要思政元素内容。通过全面梳理知识点,每章节设置思政元素内容,从国内外有名的财务舞弊案例、关联度较高的时政新闻、行业最新发展动态,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审计案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业标准等方面挖掘拓宽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寻找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审计法规、审计准则等内容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些思政价值观。
(三)教学设计与方法
审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方法应当紧密结合审计专业的实际特点,需要安排足够的学时以系统学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章节,让学生了解作为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的职业道德,生活中的哪些行为会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以及违反法律条款必须承担的责任,让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有初步认识,并在其他章节中结合学习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并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线下主要运用到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分析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思考。而线上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
(四)教学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审计课程思政的接受度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将思政元素纳入评价范围,从多个维度对审计课程思政项目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不断总结课程思政的教学经验,并加强思政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四、结语
审计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在教学中寻找创新和突破点的过程,深挖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深度,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了审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课程的价值目标更加明确,育人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简介:
李梦(1990—),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西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