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探析

杨柳慧子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武汉,430000

摘要: 高职教育管理因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前景与契机,与之相应,教育管理的策略应有更高标准约束。产业内各阶层人群的关注点侧重于怎样才能切合主体教学管理观,使高职教育管理事半功倍。揆诸现实,本文从主体教学管理观的当今价值出发,融合吸收丰富的实践经验,涉及弘扬民主管理观念,建构合理管理制度等密切相关的方面,以求明晰主体教学管理观下高职教育管理的策略。以下是笔者就此的几点拙见,望能对教育行业有所帮助,也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关键词: 主体教学管理观;高职;教育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身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创新自身发展理念、追求更高层次突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行业发展趋向于细分化,这便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长。高职教育行业惟有及时通过主题教学管理观改变策略,深度剖析高职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现代化、规范化、高效化,从而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目标。

1.主体教学管理观的现实价值分析

创新为教育进步打下深厚基础,也为行业发展提供无限可能性,现代教育基础理论也正是如此。随着教育理论逐渐创新,高职教育管理策略尚需改进。主体教学管理观与传统教学管理观侧重点有所迥异,它重视教学管理中管理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平等联系,尤其强调被动接受者的重要尊严与作用。而传统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则截然不同,它往往淡化甚至忽略被动接受者的现实地位,导致其长期被控制而无法充分参与各类教育活动,也打击了教育管理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期发展[1]。基于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管理中主体教学管理观的应用给予厚望,支持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实现主体教学管理观的跨越式与迈进式进步,赋予其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高等职业事业发展保质保量的牢固根基。由此看来,高等职业教育业内已开始形成面向教学对象和教学方法的格局,逐步建立起开辟教学管理新途径与新局面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深化发展主体教学管理观,有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未来前景形势大好。

2.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策略

2.1弘扬民主管理观念,建构合理管理制度

民主管理意识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主体教育管理观须以此为基本特征,方能落实正确价值取向,明确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高职教育管理民主化、现代化、体系化。民主管理观念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以教育基本需求为落脚点,结合其实际价值走向,突出知识接受者在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的地位,进而以架构更为完备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形成师生间融合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2]。民主管理观念的提高不能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脚踏实地实施到日常生活每个方面才是关键。从长远来看,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但要动员监管力量,更要全面营造民主教育环境,传播民主教育意识,使主体教育管理观深入人心。

2.2提高教师团队水平,充分发挥师资力量

当今教育者正处在主体教学管理观深化实施的主体背景下。同时,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重视与重视程度,决定着学生对于教育的忠诚度和投入度。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教学理论知识,还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教育经验,把握主体教学管理的核心环节。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接受主体性教育理念的管理方式,定期参加专门项目培训和专家咨询项目,并在工作和课余时间结合趣味性元素,发展学习、学术性元素,借此融入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2.3运用高新技术支持,拓展高职教育管理手段

面临科技创新、技术发展的实际态势,我们需要顺势而为,让信息技术成为发展主题教学管理观的助推器。回溯往昔,不乏存在主题教学管理观因环境条件难以实践的案例;展望未来,信息技术将使这类问题迎刃而解。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支持,需要紧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仔细分析并客观评价高职学生的素养条件,从而找到技术与主体教育管理观的结合位点,对症下药。同时,人本管理思想也对高职教育管理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以主体教育管理观为主要载体,将高职学生置于教育管理体系的首要地位。坚持人本管理思想,拓宽高职教育管理手段,利用技术实现各院校信息共享,会对学生全方面发展、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系统化进步大有裨益[3]

2.4科学安排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除却以上因素,专业课程安排则是高职教育管理能够顺利推行的关键所在,故而科学安排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以高等职业教育大纲为基础范本,使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化、系统化,充分利用主体教学管理观的核心价值,则能够破解主体教学管理观浅层次发展表象,也能提升高等职业教学速率与质量。对于教授者,这要求其充分认识和尊重高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循序渐进建设高职专业特色课程。对于高层领导者,则应当持续关注专业课程体系整体效果,力图弥补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间的差距,发挥领导作用,引导群众解决主体教学管理观在落实中存在的各类弊端,为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3.结语

综上,由于时代既定背景推动教育变革、高职教育管理仍存在疏漏等因素,完善主体教学管理观、完善高职教育管理实践的工作刻不容缓。行业内各阶层人群须深化民主管理观念,遵循主体教学管理观的基本原理,通过师资力量和技术支持,安排交易课程体系,创建高职教育管理新模式,切实优化教育管理水平,为促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行稳致远贡献力量,也为社会和国家未来有序发展铺就华章。

参考文献

[1]吴龙富.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高职教育管理研究[J].科技视界,2021,4(24):182-183.

[2]王城祥,李翔杨.基于主体教育管理观的高校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管理方法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20,33(07):115-116.

[3]王宗明,郭长阁,栗棕.主体教学管理观下的教育管理探究——评《分层次教育管理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8,12(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