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热能与动力工程运行期间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节能降耗工作,必须针对热能损耗部位进行合理的管控,保证电能生产不会受到影响,对能量损耗进行深入分析,优化生产设备,提高动力装置运行效果,在新型设备支撑下满足电能生产需要,可以控制无用能源损耗,合理的应用废水余热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工作可以获得良好的成效。
1热能与动力工程概述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工程热物理科学中的一个研究方向,它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力学、机械原理等理论,主要是针对热能生产活动中出现的能量转换现象进行管控与计算分析,以便不断优化此过程,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能量损耗。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动力工程中的相关理论,对动力机械以及内燃机等设备的运行进行科学分析,以提高热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或者其他能量转换为动能的效率,降低能量损耗。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形式来看,其发展离不开电力的支持。所谓“电力”,指的是以电能为动力的一种能源,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各大电厂生产运行过程中,要想提高能源转化率,减少能源浪费现象,就需要考虑能量守恒定律,由此可见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
2 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意义
国家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于20世纪中叶初步形成,诞生出了相关的行业,该行业涵盖着不同业种,如通风及空调工程和水电工程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内容。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国家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社会对于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的需求,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方案被提出,相关工程的实践意义十分明显,可以稳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工业化程度逐步提高的今天,国家的煤炭消耗量高居首位,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火力发电厂属于耗煤大户,通过践行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灵活使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量,保障发电厂可持续发展。
3 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
3.1选择适宜的变频设备。
电能难以进行合理地储存,发电量往往是依照所带负荷产生明显变化,所以对厂用设备设备的出力也应该进行科学地调整,依照设备的报价和作用进行合理地分析,展开综合判断。变频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设备的转速,借助设备的转速以及电功率成三次方的关系,依照设备生产阶段的作用,可以让其运行的更加经济[1]。设备的合理安装可以适当降低泵和风机的容积损失,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强化具体的利用效率。经过科学控制,厂用设备耗电降低至一定的范围,节省的热能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发电中,以此达到节约能源的基本目的。
3.2关注调频方案。
调频方案是热能与动力工程开展能源降耗工作的关键。机械能源、热能与电能在转换中应该确定调频方案并对内容进行调整使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调频装置必须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解决工程进行期间出现的能源损耗问题。调频设备具有调频额外耗能小、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可以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保障各设备更加稳定的运行,使电能生产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在保证电能产量达到要求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控制此过程能源的损耗量。
3.3合理应用汽轮机重热。
汽轮机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设备,对热能的转化和动力工程起着重要作用。实现重热高效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流失,实现节能降耗。因此,需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不断调整汽轮机设备的数量和设备的具体位置[2],从而有效吸收和利用设备在具体运行中产生的热能。为了防止相关系数超出合理范围,使电力设备始终处于健康的工作和运行状态,应根据相关系数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保证汽轮机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
3.4使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地热资源与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其可再生的特点使该类能源的获取方式相对简单。地热资源的优点主要有效率高、稳定性好、用地少以及对环境污染小等。风能被使用的时间较长,最大的特点是对地球环境完全无污染。通过近年来的技术改进,它的发电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将这些清洁能源应用于相关工业,能够在工业实施过程中实现节能降耗,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能源的高质量转化,从而保障人们的能源需求。地热资源与风能都是十分珍贵的清洁能源,在动力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3.5缩减能耗及湿气损失。
考虑到湿气损失的影响,汽轮机发电组在实际运行阶段,能够产生十分突出的能耗升高问题。汽轮机湿蒸汽通常会凝结为水,这便直接影响到汽轮机相对平稳的蒸汽流,还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影响,比如振动幅度大且叶片腐蚀面积增大等,还会引发严重的水冲击事故。应该灵活使用再热循环,也可通过提升进汽参数的方式,使得热能效率明显提高。
3.6废水余热回收利用。
针对电厂节能降耗工作,加强废水余热的利用。在除氧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直接排放蒸汽,可能会导致热能损耗[3]。针对此现象,电厂可以借助冷却器降低热能损耗。此外,对于电厂排污工作而言,一般情况下电厂会采用定期、连续的方式排污,这时,可以采取扩容实施降压的方式,使得污水能够被二次利用。
3.7减少锅炉蒸气损失。
蒸气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资源。以往的能源开发产业技术比较落后,导致蒸气利用率不足。在锅炉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蒸气,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蒸气,将会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因为蒸气很容易被外在因素影响而消失,所以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蒸气的保护工作,使蒸气在第一时间转换为动力,从而保证蒸气资源的高效利用[4]。
3.8落实传热实践应用。
工业化发展进程中,能量强化及热量传递均有所涉及,动力领域以及石油领域,换热器设备得以广泛运用,展示出各自的优势,可强化传热效果,确保换热器传热的效率明显提升。比如借助于化学处理,使得汽水品质明显提升,合理地控制设备结构提升换热效率,将通流部分结构逐步地控制,确保能量转化率明显提升,运用新型的材料让设备换热效率得以强化。换热强度的提升使得工作条件逐步地优化[5],减少相应的阻力,保证换热中间环节损耗降低至最低范围,促使着能源生产中的热能合理传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能源让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发电过程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着电网覆盖面积的逐步扩大,加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得国家高度重视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有效应用。通过正确的方式,确保发电厂的高效运行,真正地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也让节能的目标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张森.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9):156-157.
王旭.浅谈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应用[J].低碳世界,2020,204(6):55-56.
曹明浩.浅析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实际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9(22):140-141.
赵佳琪.分析节能降耗中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22):125.
何龙.热能与动力工程在电厂中的合理运用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