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林业工程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张春生

延寿县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服务中心,黑龙延寿,150700

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林业工程建设具有较大的生态价值,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此,活性炭再生技术得以研发,成为林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化学药品再生、热再生、生物再生几种基本方法及电化学再生法、微波辐射加热法、光催化再生法等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进行介绍,通过活性炭再生技术的探讨,尝试分析活性炭再生技术未来研发方向。
关键词: ​林业工程;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DOI:10.12721/ccn.2022.1571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活性炭具有孔隙结构发达、吸附力强、表面积大的特点,和石墨结构的无定型炭相似,活性炭的制作原料除了木炭、木屑、果核、果壳等植物原料,还包括煤与其他含碳工业废料,采取物理、化学方法对上述原料进行破碎、过筛,添加催化剂活化后漂洗,最后经过烘干和筛选完成所有制造工序。活性炭自身化学结构和微晶结构具有特殊性,受到各个领域的青睐,得以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领域,活性炭用于液相脱色和去除异味、电子领域作为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医疗领域上,具有创伤治疗,调节肠胃,环节腹部脓毒症的效果。让人们广为关注的是活性炭能够辅助处理工业废水,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活性炭制造工艺复杂,价格不菲,导致应用中成本高,并且将使用后活性炭废弃掉,容易引起二次污染,所以活性炭再生技术应运而生。

1.活性炭再生方法类型

1.1脱附法

脱附指的是通过活性炭环境的改变,使其基于吸附质容易脱离状态下进行操作。脱附操作包括提高温度、降低压力或浓度和采用化学药品三种,脱附操作下得以回收吸附质,常用于气相中,尤其在低压环境下脱附效果最佳,如果在高压环境下进行吸附,则视为压力循环吸附。从节能环保意义上看,近年来压力循环吸附受到广泛关注,通常使用于空气分离和除湿工作中;溶剂回收中使用过的活性炭,除湿工作中使用过的活性氧化铝、硅胶、沸石等采用高温惰性气体或水蒸气进行脱附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加加热脱附;溶剂pH值在酸或碱的加入后产生变化,进行脱附操作,这被称为无机药剂再生或反应再生,这一技术在吸附量受pH值影响的情况下适用。此外,溶剂再生法也被称为有机药剂再生法,是采用溶剂进行脱附。脱附技术能够有效回收吸附质,但其缺陷在于适用体系受限[1]

1.2吸附质分解法

目前,活性炭还经常用于水处理工作中,对沸点高、分子量大的物质进行吸附,这时无法通过吸附再生,需要采用分解方法再生。分解方法包括高温液相氧化分解、利用氧化剂进行液相氧化分解、利用氧化性气体进行氧化分解、电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几种。热再生分解是应用活性炭进行水处理后活性炭再生的重要手段;应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臭氧等氧化剂分解活性炭中的吸附质,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液相氧化分解方式,可实现最高60%的再生率;高温高压环境下,以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将液相状态下活性炭中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电解质中,活性炭与阳极接触,通过电解作用产生的氧气实现氧化分解吸附质;活性炭上繁殖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吸附质,这种方法还具有再生机能。

2.传统活性炭再生技术

2.1热再生技术

早在20世纪初热再生技术已经被研究者提出,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回转炉再生,后来又研发了多层炉,直至40年代,以煤为原料吸附力极强的活性炭出现在市场上,再生炉技术也基本完善。最初,活性炭主要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热再生技术和化学药品再生技术相比,具有分解多种吸附质的能力,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技术原理是加热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性质不同,进而陆续从活性炭的上经过解析、碳化、氧化,最终消除。脱水后的活性炭加热再生处理环节包括干燥、高温碳化和活化。干燥阶段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00℃以上,蒸发活性炭孔隙中的水分,此时一部分有机物脱离。热再生法耗费热量较大,近一般热量是在干燥阶段消耗的。活性炭加热至350℃以下,沸点低的有机物脱离,之后加热至800℃以内,处于吸附状态下的高沸点有机物也被分解,其中一部分分解为小分子脱离,剩余部分通过炭化转变为固定碳残留下来。气化过程中,这些残留下来的炭在800℃以上,100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被氧化性气体分解[2]

热再生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再生时间段、效率高,且能够分解多种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质。但是,其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上文中提到,热再生技术所需热量大,进而炭损失大,高达6%至10%,再生炭机械强度不如从前,炭表面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减小。同时,因为操作中颗粒间产生摩擦,容易被流动的氧化性气体带走,损失大幅度增加,热再生后活性炭吸附性能不同程度下降,甚至经过反复再生彻底上市吸附性能。

2.2化学药品再生技术

活性炭应用后,如果吸附质中含有大量高浓度、低沸点物质,则可以采用脱附再生方法,通过化学药剂法再生。化学药品再生法包括有机药剂再生和无机药剂再生两种。其中有机药剂再生指的是应用甲醛、苯等有机溶剂萃取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物质,进而实现再生,这一方法也称为溶剂再生法。无机药剂再生则是采用碱或无机酸脱除活性炭上的吸附质,也称其为反应再生法。

3. 新型活性炭再生技术

3.1光催化再生技术

光催化再生技术使用过程中,借助一定波长范围的光,基于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光化学反应吸附一种或多种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质,使得活性炭吸附性能恢复。该方法采用的催化剂多为固态氧化物半导体,所用氧化物通常有稳定性高、价格高的特点,但是如果高温条件下,某些基团积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话,那么再生效果会大打折扣,或者失去再生效果。光催化再生技术在吸附一定量的吸附质后,无需做其他工作,直接放置在紫外光下照射即可实现原味再生,设备操作简便、工艺简单。

3.2超临界流体萃取再生技术

物质的温度和压力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称为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再生活性炭是一项新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具有密度大、表面张力小、扩散系数大、传质速率高的优势,,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就可达到较理想的再生效率,并且经多次循环使用再生后,活性炭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3]

总结语:

综上所述,活性炭再生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尽量减少对碳基质本身的影响,保证再生炭的吸附性能。现阶段,要求再生炭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设备操作容易,再生后产生的二次污染尽可能小。随着人们对微波技术认识的进一步深入,相关技术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对低能耗、环境友好技术要求的提高,相信活性炭再生技术必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治权, 李彦樟, 陈建利. 活性炭再生方法比较及废核级活性炭再生现状研究[J]. 科技视界, 2020(15):2.

[2]黄丹丹. 废活性炭再生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及治理措施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 2019, 32(5):4.

[3]刘慎坦, 薛鸿普, 仇登菲. 基于活性炭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J]. 烧结球团, 2021, 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