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水乃生命之源,饮用水的水质状态决定了人类的生存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因此,无论是社会大众还是政府相关部分都非常重视饮用水水质问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对于饮用水水质检测的技术与环节步骤都在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所以检测的结果也变得更加科学化。但是由于受到检测环境、检测人员以及技术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饮用水水质检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饮用水的需求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对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展开研究十分必要。这不仅是为人们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分析
(一)城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现状
当前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是比较迅速的,基本上已经全面实现了现代化与智能化。所以在各个方面的配置都比较齐全,而且在经济水平方面也远远高于乡村地区,对于资金的投入与分配也比较充足。因此,城市饮用水水质检测状态是比较好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社会文明的进步。由于城市比较现代化与智能化,所以在饮用水水质检测时,应用的技术与设备相对来说更加先进,检测的结果也更加科学化。而且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所以城市对于饮用水水质检测也比较方便与全面,能够实现自动化实时检测,便于控制整个检测过程,相对来说,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少,基本出现在检测整合的末端。
(二)乡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
虽然近几年,我国非常重视乡村的发展与建设,但是与城市相比,起步还是比较晚,所以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完善,而且经济水平也比较落后。尤其在供水方面的建设,基本都为同一系统模式,所以受到的限制也比较多,而且容易受到污染。而乡村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水质检测机构数量比较少,而且内部结构也比较单一,整个内部系统并不完善;其次,相关的检测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而且人员缺口比较大。最后,检测应用的技术手段与设备比较落后,没有达到现阶段水平要求;此外,对于检测执行的过程以及处理事务的效率都无法得到保证。所以,在很多时候乡村饮用水检测根本无法发现实际问题,更没有办法予以解决。
二、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饮用水水质检测技术问题
饮用水水质监测中监测技术问题为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饮用水水域水质监测中,多为固定点位的水质监测设备,缺少移动监测设备的配置,以及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这类技术问题属于硬性问题,基本上都是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暴露出来,而且受到技术应用的影响,会导致检测的饮用水样本受到污染,进而影响检测的结果。此外,在有些时候,技术与实际的检测内容并不相符合,这也会导致水质检测结果不达标。
(二)饮用水水质检测的站点分布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域比较辽阔,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所以在不同的区域应该设置多个饮用水水质检测站点,以便于对于水质的管控。可当前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的站点分布的并不合理,一些地区数量非常多,但是有些偏远地区或是经济落后的地区饮用水水质检测站点少之又少,而且有些检测站点的设置并没有达到相关的检测标准。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第一,检测单位的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差,整体经济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对于饮用水水质检测的资金支持有限;第二,没有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所以站点的分配也不合理;第三,占地资源因素的影响,建设饮用水水质检测站点的难度较大。
(三)饮用水水质监测人员问题
饮用水水质检测现阶段还是无法完全实现自动化的,还需要检测工作人员进行辅助,通过人员、技术与设备的多重配合,才能够顺利进行。而当前饮用水水质检测人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自身专业能力问题,对于水质检测的人员专业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要完全掌握理论知识,并且操作能力也要过关;其次,缺乏安全意识,在水质检测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与原则进行,导致在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工作的态度不端正,所以检测结果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三、针对当前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型水质检测技术
从当前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的匮乏,导致了许多方面都停滞无法进步。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新型水质检测技术十分关键,当然我国政府部分对这部分的专项拨款是有限的,所以,在许多时候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与此同时,水质检测部门也应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控,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关于新型技术,可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手段,遵循先进优化的基本原则,在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引入新型技术。
(二)合理进行水质检测站点分布设计
饮用水水质监测的最终目的为保障用水安全,因此以供水末端的安全性为基础进行分析,合理设计水质监测站点也为有效的安全措施。具体落实中应根据水流走向,以及特殊地形,区域工业场所分布现状,进行水质监测站点的设立。以此保障水质监测中的数据完整性,确保最终的用水安全。而且要尽量奖水质检测站点分布的均衡化,避免出现区域较大的水质检测站点稀少的问题。
(三)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监测人员培养
对于检测人员的培养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了解当前我国饮用水水质检测人员的实际情况,他们都存在哪些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其次,增强对水质检测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通过讲座等多种宣传模式,让检测人员意识到检测执行安全的重要性;最后,重视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通过培训的方式,建立交流学习平台,让水质检测人员能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素质能力。
(四)落实供水设施定期清洁维护
为有效地保障饮用水的供水安全性,监管部门、供水部门、末端管理物业部门,应注重落实定期的供水管道,以及二次加压设施的清洁维护。以此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性,并且保障区域用水质量的合格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饮用水水质检测作为当前人类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发展与进步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水安全,所以加强对该项内容的研究与分析十分关键。通过对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的分析以及存在问题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技术手段与处理措施来提高检测的执行力与检测水平,不断完善饮用水水质检测质量,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佩玉,郑晶利,贾茹,惠晓芬.2017—2019年陕西省不同区域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现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v.31;No.177(05):38-41.
[2]李建业,张秀英,单连振,李梁.城市饮用水检测技术及发展调研[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56(10):157.
[3]李寅森.新时期饮用水水质检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No.234(05):48-49.
[4]张洪祥,刘本先,刘海煜.2017年潍坊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v.33;No.203(09):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