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出现,经过一定进展之后,会逐渐出现胸痛、胸闷、咯血等症状,可进行免疫治疗。该疗法能够将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激活,将癌细胞杀死,从而提高存活率。但在免疫治疗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衡,引起一些不良反应[1-2]。因此,还需要在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预见性干预,及时控制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60例肺癌免疫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n=30)男17例、女13例;年龄50-70岁,平均(61.23±4.18)岁;病程6-25个月,平均(16.34±3.28)个月。观察组(n=30)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范围为51-70岁,平均年龄为(61.42±4.35)岁;病程6-27个月,平均(16.49±3.37)个月。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协助患者完成检查、说明一些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治疗前,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引起负性心理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PPT演示、口头讲解等方式将免疫治疗的细节解释清楚,列举出一些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有心理准备,并提高警惕,积极配合。免疫治疗之前,对患者的呕吐、不良胃肠道反应等进行预测,及时予以止吐药物、护胃药物等;告知患者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缓解胃肠不适,治疗前2h禁食禁饮,治疗后超过4h方可进食。治疗后指导患者进行渐进性放松,加强深呼吸训练,尽量让肺部处于完全排空的状态。
1.3观察指标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1分:不满意,2分:基本满意,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同时,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P<0.05为存在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上较对照组低,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2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讨论
免疫治疗是用于肺癌患者的一种有效疗法,可清除癌变组织,帮助患者恢复增强免疫功能,恢复健康。而免疫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复杂,会对患者的治疗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配合有效科学的护理尤为重要[3]。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全面的新型干预方式,护理时会对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提前找出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5]。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再配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其认知的同时,增加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促进各项治疗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及时针对患者的反应用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防患于未然,呈现更加满意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发生肺癌时,在采用免疫治疗的同时配合预见性护理能够在较大限度上减少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房佩,刘珍珍.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外医疗, 2023, 42 (25): 139-142+147.
[2]刘金,徐丽娜,左厚磊. 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肺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 38 (06): 180-182.
[3]宋秋丽,田晓晓. 预见性护理对放化疗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癌痛及癌性疲乏程度的影响 [J]. 慢性病学杂志, 2022, 23 (02): 283-285.
[4]何梦,曾凡. 预见性护理在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 (21): 159-160.
[5]付恩锋,王艳,王洁. 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护理学报, 2020, 27 (14):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