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论北方春大豆水田改旱田地块种植技术

赵志伟

建国乡综合便民服务中心

摘要: 在北方地区展开农业种植工作时,基于当地气候特点,通常适宜种植一年一熟的农作物品种。本文以春大豆的种植工作为例,介绍在应用水田改旱田的地块种植技术之后,农技工作者需要采取哪些田间种植管理工作方案,来提升春大豆的质量和产量,保障农耕工作的经济效益。这需要先科学分析出春大豆的生长习性,了解水田改旱田的原理和特点,明确种植管理工作的注意事项,最终合理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北方地区;春大豆;水田改旱田
DOI: 10.12721/ccn.2021.15709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基于土地连作的方式会降低土地的产出率,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还会诱发病虫害问题和土壤盐碱化等多种情况。因此,农技人员通常都会以轮作的方式,每年根据市场需求变化,选择不同的农作物品种。并且,还会对重点研究如何改善土壤环境的问题。比如,新时期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将水田改成旱田。

1.春大豆的特点及水田改旱田技术原理

长期种植水田作物,会使得土壤长时间浸泡在水体当中,这会导致土质发生变化。基于此,在种植一段时间水田作物后,可以应用水田改旱田技术,展开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工作,常见作物以春大豆为主。

1.1大豆特点

春大豆是指在春季播种的大豆,属于一种短光照的早熟类农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一样植物蛋白食物。北方春大豆一般分布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区,一年一熟。通常情况下,在4~5月份期间播种,9月份成熟。目前,大豆主要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及民生等相关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品,其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1.2技术原理

水田改旱田地块种植技术,在目前的技术操作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应用效果良好。为了有效保护地方生态环境,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某些地区会实施水田改旱田耕作。这是因为水田中土质长期浸泡于水中,土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氮、磷、钾含量减少,可溶性二价铁离子和锰离子增加),微生物剩余量也明显降低。所以,农技人员会通过水田改旱田的方式种植农作物,提高田地农作物产量。

2.北方春大豆种植前期的准备工作

基于水田改旱田工作中,土壤环境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的。在具体展开种植工作之前,还需要做好基础的整地工作,并根据种植地面积和当地的气候特点,科学制定播种计划。

2.1整地处理工作

基于本文当中讨论的主要是将水田改成旱田后,进行春大豆种植的方式,所以,首要任务是针对土壤环境做好整地管理工作。第一,在春暖后尽早翻地起垄,这样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第二,挖掘排水渠道,做好排水工作,并对土地进行深翻,检查深层土壤的质量。检测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及含量,根据大豆的生长需求,展开施加基肥的工作。第三,及时进行土壤回填。耙压土地,及时起垄,做好农时播种准备。

2.2播种工作

播种要选择适宜的时间与间距。在进行播种时,要选择最佳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当土壤的各项指标都达到最佳状态时,就可以开始播种了。比如,土层温度要高于10℃,含水量保持在19%为宜。同时,还要注意播种的间距,如果播种的间距过小.会使田间的植株密度过大,对幼苗的发育、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根据试验地块显示的数据表明,水田改旱田最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为15万到18万株/hm2。此外,应做好农作物种子的处理工作,优选颗粒饱满,且抗病害能力强的春大豆品种,可以有效提升种植效益。

3.北方春大豆的田间种植管理技术

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适宜种植春大豆,农业企业在具体制定栽种管理计划时,应安排专业的农技人员,做好田间管理工作,要关注大豆的生长质量。

3.1铲蹚工作

在改为旱田且土壤干燥以后,土壤表面的地温会逐渐回升,但温度回升相对缓慢,泥块依然相对潮湿,容易出现出苗慢、晚等现象,导致播种后的种子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过长,小苗的长势会非常弱。要早耕作,增加铲蹚次数,确保泥土土块细碎且疏松均匀,具有良好的保温性与通透性,这也有利于小苗根系与土壤之间形成基于矿物质元素的氧化反应,提高小苗根系对矿物质元素的置换能力,帮助幼苗长成壮苗。

3.2间苗工作

当豆苗出土后,在一叶一心时期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以间苗为例,及时间苗可以有效提高大豆的出苗率,确保幼苗的养分充足,且拥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当地春大豆出苗定苗后,要将弱苗、病苗、畸形苗全部拔除,使健康小苗疏密均匀,确保做到一次性定苗。要保证苗间的空气顺畅流通,确保所有豆苗都能接收到充足的日照,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3.3施肥工作

考虑到原有水田中含氮量较高,有机质含量相对偏低,且营养元素比例相当不均衡,在改旱田之后,要保证土壤可满足大豆幼苗对多种营养元素的均衡需求。一般来说,施肥工作要根据大豆的长势来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避免肥料过少,无法达到增产效果;更要避免肥料过多,出现烧苗的现象。另外,肥料的种类要进行合理选择,严禁使用化学肥料,要优选农家有机肥,这种肥料当中的营养比较均衡,能够满足大豆在不同时期的生长需求。施肥可分为3个阶段,大豆播种之前施底肥,大豆播种阶段施种肥,大豆生长中在萌芽期、苗期以及开花期等不同阶段追肥。

3.4除草工作

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并给杂草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在水田改为旱田后,应着重在田间管理工作中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要定期除草。基于杂草生命力顽强,具有无法根除的特点。新时期,可以合理使用一些化学药剂,现在我国常用的几种除草剂有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采用的方式是茎叶喷雾。要控制好药剂的用量,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结语:将水田改成旱田时,需要在春季进行整地处理工作。及时松土、排水,并检查土壤环境的营养成分,分析是否需要施加基肥,重点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同时,农业企业应当根据当地气候,确定播种的时间,选择适宜的播种温度,并对种子进行合理的处理,研究提升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另外,要严格规范田间管理行为,通过铲蹚、间苗、施肥、除草等工作流程,有效达到提升春大豆产出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刚.北方春大豆在水田改旱田地块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6,36(2):62.

[2]赵雪莹.浅谈北方春大豆在水田改旱田地块种植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7,(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