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部分水库因受到地方经济条件、工艺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水库工程设施就有一定的老化风险。同时因建设时间较长,使用年限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部分水库组织体系建设不完善,部分水库的维修养护工作无法得到及时的跟进导致了水库工程在设施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所以影响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一、水库运行管理的要点问题分析
(一)前期施工质量有待提高
总体来说水库工程施工质量基本满足需求,达到工程基本质量要求,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安全隐患。部分水库的建成时间较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期,20世纪50~60年代所建立的水库工程因受到经济水平、工业水平的局限,进而导致了部分的水库整体设计、施工的整体质量有待提升[1]。伴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成时间较久的水库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同时部分偏远地区的水库建设初衷在于,为当地农业灌溉以及生活用水提供便利,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部分水库在修建时没有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设计与勘测,水库的整体坝体修筑施工也比较简单,稳定性较差,一旦山洪暴发或者是连续降水很容易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水库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居民生活供水需求量与日俱增,传统的水库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今水库的发展与进步。同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库建于农村或偏远地区,大部分水库运行是由受益人是直接承包运行管理的,所以部分承包商为增加水库的收入,从而忽视了水库的安全运行管理。但是每当有自然灾害发生时,其防洪责任在于政府,就会出现运行管理与收益不统一,从而导致了效益与安全的矛盾。责任和收益归属不明确,水库的维护资金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政府对部分水库的管制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与阻碍,进而难以对水库的维护起到有效的保障。
(三)水库维修养护有待提升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水利部门全面地提升地提升了水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地通过采取一定的解决策略,全面改善了我国水库运行管理的现状。但是部分水库的质量相对来说有待提升,同时部分水库因运行时间较长,出现了相对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促使水利部门对于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部分地区受经济条件影响下,对于水库管理相对较为落后,水库的硬件设施设备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上述水库的基本情况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了解与跟进,部分水库由于使用年限过长,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维护。水库坝体内部结构发生了位移与变化。同时,水库的淤积情况严重,库容大幅度地减少、下降,针对上述这些风险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一旦出现险情容易发生滑坡、溃坝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洪涝灾害。
(四)水库建后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
水库建成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针对水库设施设备安全检查,水库基础设施维修管理以及养护工作。但当前现状忽视了水库管理部门应有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从水库工程运行开始,水库管理部门就要担起维护水库工程安全的责任。部分水库管理人员因为忽视了对于水库的基础设、设备的维修养护的工作,加上水库运行管理维护的资金有限,主要依靠水费来维持,所以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导致了水库管理的提升空间较大。同时部分水库难以科学地控制水库中的库水的科学用量,并将其分配用于农业灌溉与工业冷却等方面。
二、水库运行管理的要点处理措施
(一)完善水库工程运行设施
结合水库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完善水库的周边设施,如交通设施、通信基础设施。提升水库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水库硬件设备,水库的监管属于水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需要定期对水库设备进行检测,加大对水库设备设施的检测力度,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2]。对水库的坝体、坝基图纸进行安全,安全检测,逐步增设渗透压力等观测设施,以最早的时间发现水库的安全隐患,并作出有效的措施。通过逐步地加强对水库工程运行设施的检修,有效地降低水库站在实际的运行中因老化严重而产生的安全隐患。逐步地完善水库在运行中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做好水库的运行管理工作,就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选择更加优质的应用材料,从而全面提升水库的建设效率,保障了水库运行的安全性。
(二)优化水库运行管理体系
通过逐步地强化水库运行中的安全防汛管理机制,同时逐步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全面落实水库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安全意识。增强预警机制,通过运用现代化科技技术手段。并在水库运行管理中,引进较为先进的水文检测设备,展开相应的洪涝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加大针对防汛检测的力度。检查应分日常检测与年度检测和特别检测三种情况进行。针对水库管理养护的工作开展,应结合水库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实际规模以及水库特点进行定制,切实的、具有针对性的、可实施的检测制度。年度检查宜在每年的汛前、汛后、高水位、死水位、低气温时进行,每年不少于2次。特别检查应在坝区遇到大洪水、大暴雨、有感地震、库水位骤升骤降、高水位运行以及其他影响大坝安全运用的状况时进行,必要时应组织专人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
(三)提升水库运行管理的养护维修工作
部分水库在建成之后,水库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地开展水库运行检查以及水库维修工作,进一步确保水库基础设施可以正常运行,保障水库工程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并逐步提升水库的运行价值以及其经济效益。对水库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应急预案,进一步强化水库维修工作的安全性。针对部分水库的坝高不够、坝顶宽偏小的水库,需要结合水库工程的级别,逐步地重新进行水文计算、复核设计、确定坝顶高、坝顶的宽度。同时需要按校核洪水的最大泄洪流量,确定溢洪道宽度和最大过水深度,以此来确定溢洪道宽度。溢洪道未衬砌的,要进行衬砌,保证溢洪道安全泄洪,以保大坝的安全。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防漏防渗加固,漏水严重的要重建[3]。
(四)合理运用、调度水库运行管理
水库调度运用得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一定的维护作用,从而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同时,部分水库因其调度运行的不合理机制的不科学,从而直接地影响了水库整体的运行安全,并为下游居民带来了一定的生命财产威胁。所以需要做好水库运行管理的调度工作,需要科学地计算水库的总体出水量以及排洪能力。水库调度运行的工作重点内容是进一步确保了水库在运行中的安全性,从而全面地利用水库的储蓄能力,减少因受到暴雨对中下游区域的整体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利用水资源的过程,全面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以及作用。
结论:水库运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水库运行与管理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久工程,通过不断地完善水库的各项配套设施以及规章制度,及时维修维护养护水库的基础设施,进而做到保障水库运行工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磊,朱红星.探析水库运行管理的要点问题及处理措施[J].吉林水利, 2021(2):4.
[2] 赵宝国.浅谈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要点[J].城市建筑, 2015(17):1.
[3] 孙伟忠.对水库运行管理调度工作的再认识[J].科技研究,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