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建筑行业要求更加严格,在建筑施工技术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得国内建筑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整体情况来看,如果要想促使建筑施工技术实现全面升级仍然存在着一定困难,并且结合当前国内实际发展经济发展情况与建筑行业自身经营成本等方面分析,则要求建筑行业应在建筑技术方面做出一系列转变。当前,在建筑行业中,装配式技术得到广泛运用,而这项技术内容主要指在施工现场之外开展构件制作工作,在制作完成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以供施工人员直接使用,这样做既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生产建筑有关的零件,并将其运送至工地,在工地上组装建造预定的功能建筑。目前,预制混凝土结构主要包括墙体、梁柱等;叠合板、阳台板和阶梯台板等。哪怕是再复杂的结构部件,也可以通过预制的方式进行加工,在工厂内制造出结构部件,然后通过专业的运输设备将其运送到工地。按规范规定在工地上堆放。在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地设置开孔,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注浆,将各施工节点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再建造一座完整的建筑。从相关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基于预制法的建造方式可以在保证建筑物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建造效率。
2装配式建筑特征
(1)缩短了建设周期。在装配式建筑中,所有的零件都是在工厂内进行加工,然后运送到工地上进行组装、吊装的,这样的建造方式既可以大大缩短建筑项目的建设周期,又可以减少项目的工期费用。(2)大大提高了建材的品质。传统的建设项目以手工作业为主,在建设工程中,由于不同的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往往会造成建设项目的质量不一样。采用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既可以减少建材的误差,又可以改善建材的总体品质,又可以减少建材的组装难度;从而保证了建设项目的总体质量。(3)建筑物的建造和装饰可以同时进行。在传统的房屋建设模式中,装饰工程的完成需要施工单位完成了,才可以开始进行装饰工程。与之相适应的是,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块拼装、吊装技术,可以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同时完成装饰施工,加强了二者的协调;使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4)符合绿色施工发展需求。在环保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环保战略,建筑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同样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有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利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优点,选用并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材料制造建材,实现建材的再利用,是其发展与应用的重要途径。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构建绿色低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装置构件的现场布置
在对组装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征,对不同的部件进行分类预防,以保证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当装具被运至工地后,要按照施工工序的先后次序和构件的外形对工地进行布局,而设备的安放地点也要在工地的周边。根据建筑部件的特点,在后期的拼装工作中,要求工地上的工人具有一些专业技能,对建筑内部的结构部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从而确保了工地上每个步骤的正确性。为此,建筑企业应在前期建设前,对其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专业能力训练,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住宅整体品质的提高。
3.2 构建的存储和运输
另一方的地面应保证平坦、宽阔、稳固,以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平衡。要注意构件的防潮、防火、防盗,要在现场周围安排好排水设施,场地的选址尽量不靠近低洼的地方,坚决防止出现雨水倒流和积水的现象。在与基地直接接触的第一个层面,应该完全夯实,并且预先埋设的建筑应该面向上方,这样更容易提升。建筑的堆码步骤要完整、合理,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稳定和有序进行。如果建筑是一层一层的叠加在一起,最低的一层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强度。预制构件的支架、构件的吊装方向也应保持一致。
元件布置、方式要合理,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选。对于比较复杂的墙体,可采用垂直排布方式,搁物架可采用捆扎方式。场地的运作,还要保证零件的外观和内部的功能不受损坏,可以用枕木、泡沫塑料等材料来支撑,这样可以保证在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当然,对线路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建筑工人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工作认真,能够将电脑设备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他们的管理效率和精度。
3.3 装配件的安装
在拼装房屋中,结构件的安装主要有立柱吊装、梁吊装和层板吊装。在立柱的吊装过程中,还包括了制作和安装两个部分,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安装工作。同时,在立柱安装时,要仔细检查每个部件,保证其质量和尺寸满足设计规范。另外,施工人员也要充分认识到建筑的特点,在明确了具体的结构之后,对结构单位和建筑单位的具体内容进行适时的优化和改进。在装配和安装建筑构件时,应遵循“简约”的建筑特点,以保证构架的稳定、安全和可靠。
3.4预制叠合墙板施工
为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在采用装配式建造工艺的同时,采用具有复合隔热性能的墙体,可有效地解决建筑防水难题,并充分优化其预制组装比例。在装配式组合墙板工艺中,应加强防水性能设计,增强各组成部分的整体性。另外,为避免施工过程中接头处产生缝隙,应采用自粘带进行封堵,避免水泥浆堵塞;并保证型腔的完整性。另外,在叠合板施工时,也可使用高分子防水油膏,以防止水汽的渗入。
3.5接缝灌浆工艺
在注浆之前,应将注浆区域清理干净,并将接缝封闭,以避免漏浆。然后再配上浆液,选择高质量的浆液,确保浆液能够均匀地搅拌,使用压力注浆方法,迅速地完成注浆作业。最后,要检查注浆的浸润度,及时清除漏浆,并留出足够的时间使浆液稳定;施工过程中应保证预制件的平滑。
3.6节点防水施工
组合式建筑的防水设计可以采用放水与排水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合理布置排水管道来及时排出水。为了防止外墙开裂、材料干缩变形等问题,需要对外墙部位进行加固,用密封条封闭墙体转角部位,使用干性无收缩水泥浆堵塞现浇结构间以及现浇结构与预制构件间的缝隙。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并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其涉及的建设标准较多,因此在建造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否则会对其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并适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从而提升工程质量;推动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建华,刘佳普,姚海建.装配式建筑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117-118.
[2]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
[3]周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5):24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