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探究 ——以沱江流域资阳段为例

兰惠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610036

摘要: 党的十八大开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战略格局和"四种全方位"经济发展策略结构格局中的重大内涵。沱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其生态环境对沿岸城市、人口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沱江下游至资阳段水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入手,考察资阳所采取的各项整治举措以及取得成效,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在未来整治进程中不断完善,保护好资阳的绿水青山,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生态家园。
关键词: 沱江;水环境;治理;资阳
DOI:10.12721/ccn.2023.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 沱江流域概况

沱江长七百一十二千米,发源于中国川西北地区绵竹市九顶山南麓,流过成都平原、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泸县至泸州融入黄河,沱江流域交通运输便捷,土壤肥沃,城镇密集,整条流域已聚居了上千万人,为四川省产业最聚集之地,成渝经济区核心区域。

沱江已处在全域污染的阶段。四川环境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环保研究所自二零零八年起,用了近八年的时间取样、检测,用资料确认了沱江已进入全域污染的阶段。自二零一五年起, 沱江干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在沱江所经过的七个市中,有五个市都存在着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沱江也是整个长江流域水系环境污染情况最严重的支流。而沱江南源污染情况重于干流,其主要危害因素依次是总磷、氨氮含量、生化需氧量,且部分支流富营养化形势严峻。

二、 沱江流域资阳段水环境现状

(一) 概况

沱江在资阳河段长度达八十多公里,在城区河段全长达约二十七公里,河流一般长度约为二百公里,自主城区内蜿蜒而过,是资阳市城市开发中心区域,打造山水魅力之城的主要纽带。资阳市处于四川盆地丘陵带中段,地理位置优越,西北部靠成都市和德阳市,西南部接眉山市和内江市,东北部邻遂宁市,东南部接重庆。幅员面积为五千七百五十七平方千米,总人口超三百三十八万,辖雁江县、安岳县、乐至县。1.png图一 沱江流域资阳段地理位置

(二) 存在问题

废水污染排放量大。据二零一六年环境统计数据显示,沱江资阳段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18485.46吨,氨氮排放2646.18吨,总磷排放量944.07吨。畜禽养殖为首要污染源,对三种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比重均高达三分之二以上,其次是城镇生活,工业对于各污染物排放量的贡献较低。

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较差。二零一六年全国四十九个城市饮用水来源中,生活质量合格达标饮用水来源三十三个,全国水源地达标率为67.3%。超标饮用水来源十六处,影响服务人口62.55万。地表水类水源的主要超标因素是总磷,部分水源地还存在中锰酸盐指数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现象,或有饮用水周边的生活源污染;地下水类水源的主要超标因素是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盐和氨氮废水,又或是地表的农业面源、生活源污染下渗影响。

农村黑臭水体。目前,资阳城区的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工作重心将放在农村的黑臭水体治理上。资阳农村黑臭水体水域面积37800m2,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底泥淤积。农村黑臭水体存在的形式为塘或者沟渠,以小型沟渠为主,基本水流动性很差,大多数表现形式为死水。

(三) 原因解析

1. 整体水量较少,自净能力弱

沱江的整体水量较小。以省内长江水系的重要河道情况为例,金沙江为4750 m3/s,岷江为2830 m3/s,其中青衣江为542 m3/s。而嘉陵江为2120m3/s,长江则是30000m3/s。沱江入海口的年平均流速为420m3/s,仅与青衣江的流速接近,年平均水资源量104.23亿m3,为我省水资源量的百分之四,全国平均水资源量仅为651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而流域总人口约占全国百分之二十,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则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二十五。流域内洪峰值在六到十月量占全年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枯期的二到四月水量则只占全年量的约百分之三,而上游绵远江、湔江、石亭河的来水量则占据了沱江流域水资源量的约百分之六十以上,多以汛期泄洪形式发生。水流量少,意味着生活废水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自净,工业废水则源源不断地排放,使得水体的品质更加恶化。

2. 水利开发频繁,水生态系统脆弱

沱江下游至资阳河段水利工程发展较频繁,目前沱江干流上已建立梯级电站库区并建成了部分堤段,但自然河岸面积相对较少,且河流中水生动物数量与植被均较少,再加上威远江的数条支流在沿途建立了许多梯级拦水坝,且沱江干流资阳段沿线分布有22个砂石料场,砂石料场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洗砂水直接排进河里,致使河道中多年蓄积污染物,水体自净修复能力严重不足,河道水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3. 受上游影响,水质改善难度大

沱江上游成都市来水全年超标,且三分之一时段水质为V类,全年排入总磷550吨,占沱江干流资阳市出境段超标排放总量的87.8%,上游来水差严重制约了沱江干流资阳段水质改善。同时,资阳市境内社会经济集中分布于资阳市主城区区域,污染物集中排放对沱江水质改善也有一定制约,在扣除上游来水影响后沱江干流拱城铺渡口段仍难达标。

4. 污染防治能力不足,污染周边环境

城市污水收集官网覆盖面并不高,且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也无法满足此要求,截污不彻底。雁江城区的大批生活废弃物在采集后没有处置,就排进了九曲河;乡镇都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落后,目前尚有五十三个乡镇地区没有污水处理设备。且现有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并不完备,管网覆盖不足,老城区老旧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依然存在,影响生活污水收集。

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欠缺,乡村社区的废弃物接收处置工作欠账较多,集中接收处置生活废弃物的乡镇不到百分之五十。部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规范,填埋场简易,"三防"设施不全,环境风险隐患大。

农业面源的治污程度并不高,但污染却比较严重。由于肥料、杀虫剂、农膜、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超标施用,以及未科学处理的问题普遍存在,都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加之传统农业中长期有效的挑沙沟面土、山腰拦蓄等系统治理农业水土侵蚀的方法已没有承续,农村面源污染入河比率已明显提高。

三、 治理水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当前,资阳市已累计建设了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6座、产业园区内污水处理厂4座,建制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已达到了全覆盖面,乡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达到18.48万吨、制造业生产污水日处理达到4.08万吨、新增可再生污水处置能力305万吨,接近六成的乡镇生活污水得到了高效处理。该市县及以上五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保持合格。目前,资阳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建设项目已完工。

(二) 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沱江河由于环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已经无法成为城市居民饮用水来源,目前可以成为都市工业用水的城市后备源。经过对沱江下游的综合治理,当沱江水体达到了地表水川类标准时,才能够成为该市的饮用水源。而依据《资阳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资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且由于鲤鱼水库及四合水库供水工程还未建设完成,老鹰水库是资阳城区的唯一水源。

改善老鹰水库水质的重点措施之一就是望水河泄洪工程建设,该工程建设同时也是是成资同城化发展的要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望水河泄量工程建设施工总长约八千米,途中包括进水管、6个隧洞、7个暗管、生态湿地公园等的工程建设,横贯成都市简阳市望水乡和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临江镇。项目完工后,将通过关闭位于首部节点处的阀门阻拦不合格污水进入老鹰水库,同时利用管网进行人工湿地管理,完成后将释放九曲水。同时,望水河泄水设计也具有风险预防的功能,一旦望水河上游地区出现水污染问题,即可关闭位于首部节点处的阀门以阻挡排水,从而避免了未达标水进入老鹰水库,并利用渠道将被污染体重新引出进行湿地管理,在达标后再沿田家渠排水至九曲河道,从而改善老鹰水库的水源品质。

(三) 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建设

为使水质合格,同时确保了资阳雁江区二十余万乡镇人口的饮水安全,资阳雁江区政府采取了三大措施全面实施了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工程,建有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库三座,分别为滴水岩水库水库、四合水库和双石桥水库,并注重内外兼治和监督执法。  

一是实施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化工程建设。扎实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水库的标准化建设、一级保护区农民搬迁和耕地流转等工作,累计转移农户一百零五户,绿化造林五千余亩。同时,实施环境保护整治等专项工程,修建了人工浮岛、生态田埂、生态前置库区、湖滨生态带,并安装了虹吸管道等,共构筑隔离管网五千五百五十余米。

二是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采用了新型光催化氧化、深层平流曝氧的工艺,以及辅助微动力循环装置、生态填充剂矩阵、生态浮岛的水体环境生态治理工艺, 提升修复三座水库的水体水质。

三是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监管执法检查工作。常态化举办环境、水务、治安等单位部门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执法检查工作,对违规垂钓者实施劝说、震慑,同时传达《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和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要求,进而增强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以此巩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成效。

(四) 实施饮用水全过程监管

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和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环境保护部门、卫生部门及供水单位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资阳市城区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乐至县、安岳县县城自2018年起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以“千吨万人”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重点,逐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信息公开。

(五) 提升城市应急供水

加快建设资阳市城区第二水源、应急水源。实施鲤鱼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提升供水能力,加强水库周边环境整治,保障供水水质。实施四合水库应急饮用水水源建设工程,新建杨慈支渠从都江堰取水补充四合水库,强化水源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应急供水保障。

(六) 综合控制磷污染源

一是为强化工业企业治理磷实施循环水与非磷配方产品的替代改革,从严管理新增、改造、延伸涉磷领域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积极实施企业总磷污染减量置换,推进建立完善的涉磷严重工业企业厂区冲洗水系统和初期雨水采集制度,并推动企业配备总磷自动实时监测设施。

二是强化生活减磷大力推进生活除磷,以资阳市城区、乐至县县城的沱江干流沿线乡镇为重点,加快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脱通等改造和升级,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同步建设脱氨除磷设施,所有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鼓励居民使用无磷洗涤剂,逐步推动含磷洗涤剂退出。

三要促进农业控磷,推行畜牧业污染减磷,强化牲畜饲养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着力促进牲畜粪污的资源利用。开展节水农业,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活动,建立农业雨水汇集系统与农田径流处理系统工程,建立自然渠道、污水净化池、地表径流集蓄池等农业基础设施,有效处理田间排水和土壤径流。

四、 水环境治理监督管理

“红黄牌”管理制度。对浓度、数量超标的公司给予“黄牌”警示,严格禁止经营并停工整改;对经整改后仍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工业公司给予“红牌”处分,并一律停工、关闭。同时逐一排查工业公司的污染现状,建立工业污染源环保档案清单。从二零一七年开始,资阳定期发放的“黄牌”、 “红牌”企业名单。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资阳的环保、公安部门、房屋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单位每月开展实施一次活动,主要严厉打击私设暗管或利用渗井、渗坑倾倒含毒害物质工业废水、含病原体污泥,未合理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场所,不同意拆迁、闲置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环境检测材料搬弄他非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对构成环境损失的责任者从严执行赔偿制度。

健康环境监督机制。为进一步完备行政部门日常工作和刑事司法工作,资阳地区设立了牵头执行联席例会、常设联络员、重点应急刑事案件共同办理和重要刑事案件会商督办等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了线索通知、案情移交、联合调查、信息共享和奖励激励机制,做到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无缝连接。

键全流域管理机制。资阳大力推进水污染防治"河长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改善沱江干流水环境质量状况。在加强以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与上游的成都市、德阳市、下游区域的内江市加强合作、定期会商、联动联治,做好跨界应急联动。

经过上述的各项措施,沱江下游至资阳河段的水体环境质量取得了较明显的提升,到二零二零年前三季度,达到了二零一五年以来的最佳状态,两条国控考核河段水质基本稳定超过了ⅲ级,重大小流域整治工作取得了实效,九曲江一到十月水体环境从二零一九年的V级上升到了III级,阳化河万安桥断面呈现向好趋势,由劣V类改善为部分月份出现III类,饮用水源水质提升效果明显。

五、 结语与建议

沱江是资阳的母亲河,孕育了数百万的资阳人民,是资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保护好沱江水环境,既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是对资阳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除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应该动员全市人民参与到其中,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信息平台,扩大传播途径,拓宽传播渠道,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补齐沱江流域资阳段水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同时,资阳还要根据成渝区域双城市经济界、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土地空间规划、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红线调控、自然资源配置等各种因素,在全省三线一单成果基础上优化充实资阳三线一单,进一步加快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系统科学落地应用,以自然资源的高质量保障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兰惠(1990.04—),女,四川省资阳人,成都市青羊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律(非法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殷航,杜江茜. 四川省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重拳出击治水攻坚[N].华西都市报,2016年8月5日.

[2] 国家统计局资阳调查队. 资阳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资阳日报.2021-03-01(财经金融).

[3] 图一来源于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沱江流域(资阳段)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R].2017年10月.

[4] 《资阳市2016年环境统计公报》 http://sthjj.ziyang.gov.cn/shouyelanmu/huanjingjiance/20171106/11685.html.

[5]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2020年1—10月全省水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通报[R].2020年11月20日.

[6]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四川省农村黑臭水体清单[R] .2020年10月26日.

[7] 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沱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R].2018.

[8] 资阳市生态环境局.资阳市水环境形势持续向好[R].2020年10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