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潘南 张倩 宋芹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53200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科学用药、康复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功能指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连续性护理;骨质疏松症;护理效果;自我管理能力
DOI:10.12721/ccn.2025.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是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破坏,表现为骨脆性增加,从而大大增加骨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导致骨折的发病率相应增加,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将产生不良影响[1]。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不能一直住院治疗。因此,持续的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以接受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于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接受治疗的9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7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63.75±1.53)岁,体质指数为(20-25)kg/m2,平均(23.23±0.74)kg/m2;观察组中男23例,女26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4.47±1.46)岁。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的状况和日常护理,叮嘱患者按时用药,进行功能锻炼和物理治疗,并进行日常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连续性护理干预。(1)选择经验丰富、临床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护士组建连续性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计划。(2)出院前,告知患者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指导患者使用药物,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指导,并食用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食物。(3)添加患者或其家属的微信、电话联系方式,定期推送关于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两周视频随访一次,了解患者康复情况,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如穿软胶底鞋、在地面做防滑措施等。

1.4 观察指标

(1)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依据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对两组的功能指数进行评估,总分为50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差;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量表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3-4]。(2)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ESCA,包含饮食控制、科学用药、康复锻炼以及定期复查)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估,每项得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指数及疼痛程度比较(分,x̄±s)1.png2.2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科学用药、康复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x̄±s)2.png3.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和骨痛,降低了生活质量。骨质疏松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由于家庭约束相对较弱,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意识较弱,仅靠电话随访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管理指导[5]。因此科学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病,已被纳入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范畴。本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患者认识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和途径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患者出院后,实时随访健康干预可能比其他时间段更有效。这是因为患者刚刚出院,对疾病和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时,健康干预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理解。同时,医院外的延伸护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出院后,患者可以继续接受与自身疾病康复相关的健康知识指导,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在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就医[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功能指数,缓解疼痛程度。健康知识指导包括如何合理饮食、如何进行适当运动、如何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连续性护理干预帮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中,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科学用药、康复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的方面自我管理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护理中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功能指数,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善萍,段功香,陈长蓉,等.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 2021,56(3):491-496.

[2]徐咏梅,丁娓,吕淑玲.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 2020,40(2):153-156.

[3]赵伟霞,高洁,刘璋.中医延续性护理联合强骨活血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 32(8):1160-1163.

[4]黄惠珍,吕琳霞,周莉莉,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22,46(6):982-983.

[5]王晓平,邹红.延续性护理管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36(3):390-393.

[6]李林儒,高春媛.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37(2):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