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胃肠外科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探寻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医护协作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合作方式,在医疗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医护合作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专科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质量,提高医护合作水平[1]。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协作模式在预防胃肠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23.01∽2023.06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80名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治疗。选取2023.07∽2023.12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的患者80名纳入实验组,采用医护协作模式进行治疗。纳入标准: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胃肠疾患需作手术的患者;无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患的患者;有肢体手术史的患者;有血液疾患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2.65±11.85岁,实验组平均年龄为62.61±11.4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组研究方法
2.2.1.1前期准备
(1)选取科室1名医生(为副主任医师),5名护士(其中2名为副主任护师,3名为主管护师)成立科研小组,确立科研小组的人员架构,明确各科研人员的职责。
(2)统一组织对科研小组培训VTE相关知识,为不影响工作,培训时间安排在晚上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上海市普通外科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规范(2020版)»,«Caprini评估表»等,小组成员均要熟练掌握Caprini的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物理预防措施及如何选择药物预防。
1.2.2对照组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模式预防深静脉血栓。术后给予早期活动指导,饮食指导,观察患者下肢有无肿胀,遵医嘱给与抗凝药物。
1.2.3评价方法:
1. 术前及术后第3天对患者进行采血,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正常值0.001-0.55mg/l);2.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3.观察两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4.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评价量表。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频数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D二聚体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医护合作模式是近年来推行的一种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促使医生与护士共同合作、互相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达到改善疾病带来的病痛、避免医患矛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的护理目标[4-5]。有研究表明开展医护协作模式有利于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及更加全面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全面提高护理质量[6]。医护的配合更加默契,加深了医护之间的感情,同时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为患者提高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医护协作模式在预防胃肠外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 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守云 医护合作模式对提高护士专科知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29-31
2. 刘霞 朱以佳 张培建 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2):137-140
3. 马玉芬,成守珍,刘义兰,等.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专家共识. 中国护理管理2018,18(6):740-747
4.夏捷,黄芬,吕苏苏,等.究医护合作模式对外科病房护理质 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研[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8):45-47
5.程蓓,傅巧美,贾赤宇,等.总责任护士主导的医护一体化护 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9,14(5):393-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