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朱小楠 李春妮 刘敏 杨楠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省西安市,710068

摘要: 目的 探析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施于康复护理路径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4例)。对照组按普通护理展开肢体功能训练,研究组则予以康复护理路径方案,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肢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满意度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 康复护理路径在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优化肢体功能评分,还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肯定。
关键词: 康复护理路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应用效果;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5.1570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系临床普遍出现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因脑部血管循环功能故障所致,引发脑部组织缺血性坏死,占据着极高的死亡率与残疾率。CS常发作于中老年群体之中,轻者肢体麻木、吐字不清,重者生命垂危,对患者的生活、劳作均产生了严重的困扰。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疾病困扰。现阶段,临床在治疗CS方面主要以手术为主,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但术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等现象依旧存在,不利于患者预后。有关文献显示,康复护理的介入可对患者术后的肢体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对此,本文将就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择选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的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并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内,患者总数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介于45~88 y,平均年龄(62.72±3.68)y。研究组内,患者总数44例(男22例,女22例),年龄介于44~88 y,平均年龄(62.96±3.77)y。以上资料对比:P>0.05,符合研究指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按普通康复护理措施展开训练。包括床上锻炼、肢体锻炼和生活训练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施于康复护理路径方式进行训练。具体如下:①创建临床路径小组: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成立小组,以《脑卒中康复训练标准》为基础,共同制定康复护理临床路径计划。②康复护理:按照康复临床路径计划实施,待患者疾病稳定后的第2天展开,结合针灸,按摩,气压治疗,电子生物刺激等被动康复训练方法。先以针灸方式对患者的合谷穴和百会穴进行施针,对肢体起到通经活络之效;以按摩的形式去刺激患者肢体关节,按摩部位需从近端大关节出发,向远端小关节处渐进,按摩过程中注意缓慢轻柔;使用气压治疗仪对上下肢体作治疗,预防患肢静脉血栓;利用电子生物刺激反馈仪,对患肢肌肉进行被动电激,促进肌肉的收缩。待患者患肢有所改善后,方可按照计划逐渐进行床下的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按照坐位、翻身、起做、站立、行走的顺序进行,训练中的强度必须严格按照患者身体的耐受能力进行,若有不适则应立即停止。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运用Fugl-Meyer评测法对其肢体状况展开分数判定,上肢、下肢两方面,分数高,则恢复佳。

(2)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采用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分数,总计100分,分数分为三个等级:80~100分(相当满意)、60~79分(较为满意)、59分及以下(非满意),满意度=(80~100分例数+、60~79分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检测

采用SPSS 20.0 行使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检验X2,计量资料采用(x±s),检验t,结果P<0.05具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1 。

表 1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状况比较(x±S,分)


1.png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如表2 。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2.png


3讨论

目前,我国脑卒中的例数逐年上升,且大约有45%的患者身体偏瘫,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改善肢体功能状况至关重要。然而,普通的康复护理往往只是注重康复训练,但却缺乏专业的康复计划,使得多数CS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不为理想。而康复护理路径则可针对患者量身打造系统的、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护理过程具备强烈的逻辑顺序,能够循序渐进的展开每一项护理措施,大大避免了传统护理中存在的康复延长现象,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效果。在本文中,便将康复护理路径的方式用于了研究中,结果中发现,与普通康复护理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更高,且对护理的满意效果也更好(P<0.05),充分彰显了康复护理路径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言,康复护理路径在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可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崇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远贞.康复护理路径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8):48-50.

[2]杨秋杰.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9):210.

[3]孙秀华,张延玲.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140.

[4]商艳萍,郭莹,谌瑜, 等.康复护理路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6):216-218.

[5]杜丽丽,王金凤.康复护理路径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