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艺考的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张彬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444200

摘要: 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艺考成为许多热爱舞蹈的高中生追求艺术梦想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在应对艺考要求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满足艺考需求,培养出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对高中舞蹈课堂教学进行创新已迫在眉睫。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艺考的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以期为高中舞蹈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艺考;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1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拥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欣赏。在高中时期,教师有必要持续创新舞蹈教学模式,在剧目编排以及情绪表达等方面进行革新,从而助力学生更优地体悟舞蹈的魅力与表达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准,使学生在艺考中崭露头角。于舞蹈表演而言,情绪处理占据关键地位,要求舞者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并凭借专业的动作将人物的思想情感予以呈现。身为艺考生,不能仅仅着眼于动态的舞蹈形象,还需传达出舞蹈所蕴含的情感,唯有运用多样的舞蹈艺术表演形式,增强自身的剧目表现力,令欣赏者产生共情,方能够在艺考中获取更为理想的成绩。正因如此,教师才需要踊跃创新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体悟舞蹈剧目的情感并借助专业技巧予以展现。

二、基于艺考的高中舞蹈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一)注重基本功练习

在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之后,还需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舞蹈基础,从而为学习舞蹈技巧筑牢根基。在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可助力学生掌握跳舞的节奏感,并强化身体柔韧度的训练,使学生对舞蹈表演形成基本的认知。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关节灵活性的训练,只有四肢足够灵活,才能够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多加练习艺考舞蹈剧目,使学生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形成独具个性的表演风格,为学生在艺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基本功训练涵盖压腿、踢腿等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进行教学创新,还要掌控好学生的基本功练习状况。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技巧与动作,才能够更好地体悟舞蹈的内涵与韵律,从而从容不迫地进行表演。

(二)合理安排训练,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高中舞蹈艺考生不能仅仅着眼于提升舞蹈专业水平,还需要协调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学习,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结合当下艺考生的学习模式,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期拟定好舞蹈训练计划,并妥善安排好文化课与舞蹈专业课,推动学生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双向进步。高一年级的舞蹈生需要在这一年夯实基础,故而要多开展自主训练;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了解学生的舞蹈水平,并做好基础训练教学工作。高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定型,所以要注意训练强度,以基本功训练为主,以提升身体柔韧性为辅。高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舞蹈基础,因而可以在原有训练的基础上增添技巧训练,例如定点翻身、空翻等,从而提升舞蹈水平。高三年级的学生即将参加艺考,经过两年的训练后,他们已经掌握了诸多舞蹈技巧,所以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着重练习舞蹈剧目。教师要注重舞蹈情绪、表现力、舞台感染力等方面的教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舞蹈创造性

在对舞蹈节目予以创新时,教师能够依据高中生的特点来实施教学,促使学生将音乐与舞蹈动作紧密相连,使身体动作、情绪与音乐旋律相互契合。舞蹈需要具备创新性的动作,方可给观赏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故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教师要突出舞蹈的情感内涵,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潜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本节课中欣赏了多少作品、表演了多少作品,更要留意学生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是否学到了其中的节奏、情感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还可为学生提供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自由地做出舞蹈动作,进而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控能力。这种练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升其舞蹈创造能力。以傣族舞蹈的创编为例,由于傣族将孔雀视为吉祥物,所以在傣族舞蹈中尤以孔雀舞最为著名。对于傣族人民而言,跳孔雀舞就相当于祈求吉祥。故而在创编傣族孔雀舞之前,需了解这些背景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恰当的情感,进行动作创编。鉴于傣族音乐大多较为优美,所以动作也应尽量优雅,要面带温柔而圣洁的笑容,如此这般的舞蹈才更契合傣族文化。

(四)注重舞蹈情感教学

教师要重视舞蹈情感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情感认知对于舞蹈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舞蹈技能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音乐节奏、体会舞蹈情感。同样的作品,不同的人所选择的阐释方式以及演绎出来的情感有所差异,这是个体情感不同所导致的。教师能够通过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来助力其体验舞蹈剧目,诠释舞蹈情感。例如,在演绎唱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时,学生要即刻联想到这首词背后蕴含的情感,在运用舞蹈进行表达的过程中,以较为哀愁的情绪细腻地予以呈现,如此才能触动人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多元化的教学元素,通过打节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还可适当播放一些背景音乐来提高学生大脑的活跃程度,培养其节奏感。教师还可增设自主学习环节,随机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自由发挥,以此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做好引导者的工作,为学生答疑解惑,对不标准的动作加以纠正,并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舞蹈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其中包含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及高难度的技巧,对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不再仅仅采用单一的示范教学方式,而是引入其他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唤醒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更出色的表现。

(五)完善评价体系

于传统的教学情境之中,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较为单一,仅仅依据学生对舞蹈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评判学生学习的优劣,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备,既不利于挖掘学生在舞蹈学习方面的优势,也不利于学生舞蹈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了防止学生滋生消极的学习心态,教师需要重新制定评估体系与标准。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并对学生的舞蹈学习情况予以客观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唯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总结与调整。不同的舞蹈各具特色,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需要对其加以优化与调整,挑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达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教师既要按照学生对技巧的掌握情况展开评价,也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以及舞蹈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舞蹈艺考生开展教学,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要注重身体协调性、舞蹈知识、舞蹈技巧等的融合教学,对课堂教学模式与内容予以创新,对舞蹈节目进行创新编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持续练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舞蹈水平。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其在艺考中获取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唐佳忻.试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J].戏剧之家,2020(17):186.

[2]梁晓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舞蹈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音乐,2020(6):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