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

马致斌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 目前,岩土工程的数量和范围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扩展,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为确保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需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结构进行了解。在信息化潮流的大背景下,地质勘查工作中也对各种信息化技术与方法进行应用,有效提升了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地质勘察工作过于繁杂,所需数据较多,精度要求高,导致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以某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作为案例,简要阐述工程采用的勘察方法,分析影响地质勘察工作的因素,并提出保证勘察质量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未来地质勘察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质量控制;地质勘察;影响因素
DOI:10.12721/ccn.2021.15702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地质勘察能够更好的掌握岩土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的地理环境,对其地形结构、地下水含量、地基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帮助岩土工程提升其建设质量。地质勘察的结果对制定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有着极为关键的指导作用,利用地质知识和建筑规律保证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地质勘察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勘察后的数据缺少精确性,进而影响岩土工程方案和计划的制定,给岩土工程造成了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提升地质勘察质量,严格控制影响勘察质量的因素。

2工程概况

某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斗门北路与中园路交叉口东南侧,场地交通便利。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662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2494.50平方米。该项目主要拟建建筑物为16幢高层住宅、配套用房及辅助设施,现对该地块进行岩土地质勘察,结合该工程概况探讨其勘查质量控制。图1为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图。  image.png

图1 建筑物及勘探孔平面位置图

3该工程采用的勘察方法

根据现行规范规定,结合该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及要求,在收集附近已有工程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钻探与取样、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钻孔波速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具体如下:

3.1钻探、取样与封孔

该工程的钻探采用XY-1型百米岩芯钻机钻孔, 150毫米的开孔孔径,110毫米的终孔孔径,全程采用泥浆护壁钻进。

土层采用岩芯管回转钻进,将回次进尺保持在1.0~2.0米之间,其中在软土层中回次进尺不大于1.0米,取土率大于80%,砂性土层采取率大于70%。

淤泥和淤泥质土采用薄壁取样筒,其他原状土样采用直径108毫米活塞敞口取土器,采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或重锤(锤重63.5千克)少击法采取,保证土样取样质量为Ⅰ级,粉砂、粉土为Ⅱ级,扰动土样为Ⅲ级。土样取出后及时密封,贴好样签。扰动样在岩芯管或标准贯入器中采取,用装样袋装好,并贴好标签。

钻探结束后,按照规范要求,采用粘性土,对钻孔进行回填并捣实。

3.2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入原位测试和野外钻探同时进行,自动落锤方式的进行试验,试验皆满足国家规定标准。

标准贯入每一个测点设置为贯入30厘米。试验时,使贯入器预打15厘米的天然土层,然后再开始正式的试验,量定30厘米,以每10厘米作为标记,用粉笔进行标识,令探杆保持垂直,匀速的进行锤击,记录30厘米长度的锤击数。

3.3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测试和野外钻探同时进行,自动落锤方式的进行试验,试验各项参数皆满足相关规定标准。

重型动力触探以10厘米为单位设置一个测点。测试时,使触探头抵达岩土层进行试验,量定50厘米的长度,以10厘米为单位,用粉笔画一标识,确保探杆始终垂直,锤击速度保持均匀,记录每10厘米长度的锤击数。

3.4钻孔波速试验

该工程钻孔波速试验选择单孔检层法进行。试验设备包括振源、触发器、井下检波器、记录仪等。用铁锤锤击木板(木板上压有重物),将触发器设置在木板上,井下采用CJ-2000型检波器,地震波接收系统使用RS-1616K(P) 多功能便携式动测仪。

3.5岩石的勘探方法

岩石应选择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采用回转钻进的方式进行勘探;软质岩石或者风化破碎的岩石应选用双层岩芯管钻头钻进或绳索取芯钻进;易冲刷岩石可选择双管钻具或无泵反循环钻进,硬、脆、碎岩石宜采用双管钻具、喷射式孔底反循环钻进或冲击回转钻进。若是需测定岩石质量指标时,可应用外径为75毫米(N型)的双层岩心管和金刚石钻头。

3.6室内土工试验

压缩试验:( 0.1~1.6MPa之间的压力段)选择快速法进行试验。抗剪强度试验:采用固结快剪法。根据规范要求,选取部分土样做三轴(UU)试验。渗透试验选择变水头试验方法。

颗粒分析:粗粒土采用筛分法,细粒土采用密度计法。

水样:水质简分析试验。

表1为该工程地质勘察后,根据勘探结果以及工程基坑情况,结合各类土层特质,作出的支护设计岩土参数建议表,对工程施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表1基坑支护设计岩土参数建议表 image.png

4影响地质勘察质量的主要因素

4.1勘察方法方面

勘察方法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具体包括: 自身技术方面内容、设备方面影响、人员行为因素等,在勘察方法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勘探措施,同时还要对勘探内容和勘探方法进行优化。该方面内容应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并做好关于岩土工程的调查工作,对工程进行全面设置,再根据其自身分布情况找到勘察方法进行分析。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直接勘探等问题,这样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而且还会使用过多的资源。应该运用正确的取样本方法,并展开后续的工作。在取样本的过程中如果出去问题会影响到后续的操作,还会造成数据不够精确,使得样本不在勘察内容上,从而影响后续的设计内容以及施工展开,给工程带来较大的影响。

4.2 市场制度方面

从当前来看,我国勘察市场相关体系和制度都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从而限制其有效发展,这也使得市场难以发挥自身作用来进行调节。当前许多勘察单位自身结构内部存在问题,而且并不具备勘察的资格,但仍然坚持开展相关业务,从而破坏市场的相关内容,给市场的秩序带来较大的影响。这种不正确的竞争手段使得市场比较杂乱,持续出现相关工作偷工减料等现象,从而使得勘察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4.3 勘察技术自身问题

在勘察应用的过程中,许多相关单位的技术方面比较落后,在取样的过程中,仍在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取样,在试验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方法来展开试验,其使用范围比较狭小,从而给其数据结果造成影响,数据信息不可靠难以展开后续相关工作。

4.4人为因素方面

人为因素在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勘察数据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且也是对勘察质量进行控制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在当代社会中是极为重要的规律之一,人才已是21世纪社会竞争中核心因素之一。因为地质勘察的过程内容较为枯燥、繁复,并且地质勘察的工作环境大都较差,诸多原因导致许多人才不愿进入到该行业中来,这就使得地质勘察无法更好的吸引专业的人才,导致人才缺乏的问题。在进行地质勘察的时候,需准确的勘查数据,对于野外多变的天气以及地质的情况需合理的应对,若是没有相对专业的技能以及理论储备,地质勘察的质量上会存在较大的隐患。也存在部分的技术工作人员虽然有着较高的专业能力,自身的素养却较低,不能够对自己有着有效的监督,从而对地质勘察质量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4.5需求因素影响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快速,使得国内的岩土工程建设也在加快发展。工程量的日益增多,使得岩土工程市场也越发的活跃,大量资本投入到岩土工程的市场当中,导致岩土建设市场有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但市场活跃的情况下,也会令相应的发展问题浮现出来,有关的管理人员需对现阶段存在的工程建设管理漏洞有着充分的认识,某些地质勘探单位采用恶意的价格竞争以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报价过低的同时又导致勘探单位采用篡改数据、偷工减料的行为来敷衍,即使勘探的价格减少,但也导致勘察数据质量降低,若是建设单位按照篡改数据、偷工减料得到的勘查数据做分析,做出的规划设计方案通常会存在较大的误差,使得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以我国现阶段的政策来说,并没有对地质勘探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政策,有关部门无法按照相关政策实现对勘探过程的有效监督。

4.6监管方面问题

就现阶段的国家经济建设情况;奥说,我国没有对地质勘察过程的质量检测实现制度化与规范化,导致现有的某些勘察单位会钻漏洞,疏忽甚至遗漏某些勘探步骤,以达到减少勘察时间的目的,导致勘探的质量降低。有的负责勘察的单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员工解释根据自己的勘察经验进行地质勘察,在勘察的过程中,其数据的准确性较低。随着当代市场的竞争越发加大,各个勘察单位对自身的运行成本进行逐步地缩减,而成本的过分降低就会导致勘察的质量被相应的降低。某些勘探单位采用低廉的勘查设备,减少对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时长等手段降低勘察成本,因为没有监督制度的管理依据,国家对勘察市场的发展问题没有及时的了解,逐渐地造成了行业的不良发展风气。

5勘察质量控制的有效解决措施

5.1 提升勘察团队的综合素质

当前想要有效提高地质勘察的整体质量,需要有效提高当前勘察团队的整体素质,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指导,来不断提高勘察团队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一些内容展开调整,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较低,并且相关内容了解较少,会使得其工作质量受到影响。积极展开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当前的勘察工作质量,具体内容需要根据相关企业的需求来进行调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5.2 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在当前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能够提高勘察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数据获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后期工作的有效展开,同时还能提高工作的整体态度。在钻进技术的挑选中,应该根据地质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情况展开,从而实现科学的选择,并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结合,解决原有勘探技术的缺陷和弊端,实现高幅度的优化,并采用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来进行管理和控制相关工作。

5.3优化相关制度和体系

为保障地质勘察工作的有效展开,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体系来支撑,鉴于当前勘察市场比较杂乱情况,应该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管控,对勘察工作内容进行全程监督,包括相关工作的整个环节,减少其他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工程勘察的整体质量。当前重要任务是完善相关市场的制度内容,并搭配完善的工程体系,从而提高勘察行业的整体水平,并将相应的管理方案全面落实,从而提高工程勘察的设计整体水平。

5.4成果质量控制

岩土勘察结果是工程中的重点内容,关乎于相关结构的工作效益,同时还能反应工程勘察工作中,对全体工程的影响。为提高地质勘察结果,减少其他方面问题,需要改善当前成果质量的相关策略,发挥勘察自身的相关作用。在勘察工作当中,如果相应的内容没能达到标准或是超过标准,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工程进行重新规划,通过参考数据资料内容来进行深度分析,找到可能会出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5.5 提升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规范性

第一步,提升技术人员对于当地地质以及水文有关资料的熟悉度,保证在勘察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在工程中制定合理高效的工程方案。其次,单位有关技术部门对不同的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各类勘查方法适应的各类地质岩土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最后,勘察队伍要对地质勘察中不良因素的系统性研究进行强化。例如季节因素的影响,季节的差异会导致勘察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技术人员需对季节对数据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防止由于季节匀速导致测量数据的不准确。

5.6加大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资源投入

国内地质勘察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资源投入不充分。勘察技术以及设备的先进性、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受到投入资源的直接影响。因此,政府方面需要对岩土地质勘察行业的科研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加大对其资金投入,企业方面,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且积极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探查质量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因其探查的要求高,过程复杂,所以影响探查的因素较多,需要勘察队伍从各个方面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更好的完成地质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孔翔斐.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2374.

[2]胡光中.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质量控制因素[J].中国金属通报,2019,(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