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污水处理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污水处理企业运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处理城市污水,以此带动城市的发展。本文将从污水处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和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某污水处理厂内的运用三大方面来进行深入剖析。
一、污水处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
最近几年,随着运营体制的改革,我国污水处理厂开始广泛使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这是延伸和发展自动化技术的一种体现,其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1)粗放控制时期。污水处理厂最初的控制操作较为简易,绝大多数应用的管理模式为有机结合人工记录与人工控制[1]。
(2)半自动控制。伴随着不断降低的自动化技术成本,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投入到各个污水处理厂之中,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包括:管理意识不足、维护工作不到位等,未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只能简单的操作控制和监视数据。
(3)自动控制时期。环保部门开始加强了监管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力度,在自动控制方面,要求污水处理厂具有较为健全的系统,具有存储数据和操作中控室等功能,由此开始积极推广和高度重视起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2]。
(4)信息化时期。在运营体制改革的影响下,污水处理行业开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信息化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信息化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转机,是现阶段我国水务各个运营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的重要措施。
信息化管理是在污水处理企业的各个环节领域中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包括:服务、生产、管理等,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开始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污水处理企业中,融合应用信息化不单单指的是融合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融合管理层面的内容,在融合期间,有助于创新污水处理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组织机构、管理模式等。为此,信息化管理水平势必会成为衡量未来污水处理企业综合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3]。
二、信息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和功能
(一)设计原则
总体设计是系统设计的第一步,而后通过分布实施的方法来实现。想要达到污水处理企业中各个部门共享信息数据的效果,需要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规范;整个系统需要将首要目标定位工作业务实际需要的充分满足,避免追求新技术时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的问题;为了确保持久、稳定的运行系统,应当建立系统安全信息标准;还要灵活性的来设计整个系统,便于更新污水处理企业管理和工艺[4]。
(二)系统结构
在管理工作和生产运营方面,信息化污水处理系统分别有两个部分,图一为详细的信息化管理结构示意图。SCADA 系统基础数据库主要是采集现场有关工艺的数据和信息,发送控制数据和信息,对生产进行动态化的调度和优化;以SCADA 系统基础数据库为基础,MIS 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补充和丰富,同时,展开二次整理和分类,落实多项管理,包括:部门管理、成本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并生成相关报表[5]。图一 信息化管理结构示意图
(三)系统功能
设备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厂复杂的处理流程、较多种类的设备、较多岗位和工作人员以及较为复杂的信息等。其中涵盖多项内容,包括:设备类型参数管理、保养和维护设备、厂商管理、保养方案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标准流程控制之中纳入管理过程,组织各个部门展开相互合作,达到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资源的效果,为全面使用设备资源奠定技术基础保障。
生产运营模块的功能是对每个小时运行设备的参数和进出水生产工艺数据进行收集,在数据库中存储不同的数据,基于此,实现存储数据的统一性,同时,充分满足数据加工的实际需要,有效处理其他功能模块的调用。生产运营模块能够依据实际需求自动化产生各种报表,包括:月报表、日报表等,而且分析生产工作相关数据信息,提供有效指导助力污水处理工艺调节工作[6]。
安全管理模块能够有效规范各设备操作和车间的标准化流程,主要涵盖多种使用内容的使用安全,包括:劳保、生产设备等,而且在规范化的环节下,能够对设备安全以及人员安全进行有效控制。
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维护和管理系统。
部门管理涵盖着诸多内容,包括:员工的考核方案、学习、培训等,除此之外,还牵扯到购买劳保产品和生产用品的工作。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某污水处理厂内的运用
以佛山大沥盐步污水处理厂为例,依据上述设计内容来建立信息化管理生产运营平台,通过计算机的使用来展开管理数据和生产处理工作,对规划和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以此进行有效预测,达到智能化、先进化运营管理的效果,从而精细化开展生产控制工作,对工艺调度进行有效完善和优化,实现日常管理制度化的效果,不断规范服务工作,为创新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模式奠定基础保障。
在二零一八年初,此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了设计并实际运行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依据工艺设定环节,对进水水量和水质的变动进行分析,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能够第一时间发出指导,在高导叶运行下,一台鼓风机出现了供氧不充足的问题,系统会提醒将多台鼓风机进行开启,便于对工艺设计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满足。通过分析有关信息和数据可以明确,合理利用以及整合了鼓风机的资源,运行鼓风机的时候,能够细化参数至任意一个部件,当相关要求和标准低于某一部件的温度后,系统会及时发出提醒,并展开处理和解决,防止鼓风机出现异常运行的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够很快调出鼓风机存在异常问题的历史数据信息,便于分析具体缘由,避免浪费大量的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结束语:
总的来说,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合,污水处理厂企业能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管理、分析、存储、收集数据系统,达到集成与统一信息决策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还能够有效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确保安全、稳定、有序的进行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营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俊.污水处理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要点分析[J].农业装备技术,2021,47(02):31-32.
[2] 曹爽.基于BIM技术的污水处理厂运营阶段的能耗管理系统的设计[J].节能与环保,2019(09):50-51.
[3] 苏航,王丽萍,王丽娜.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9,21(01):15-19.
[4] 谭虎.网络信息化背景下污水处理企业内控机制建设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306+309.
[5] 周洁,花秀国.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风,2014(07):225.
[6] 黄焰.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在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营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公用事业,2012,26(05):32-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