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国的航空制造技术在近年来也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其他国家的航空制造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给我国航空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压力。在目前形势下,国内许多领域的发展对航空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空制造业需要加强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适应国内、国外发展的需要。
1 航空业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高新技术领域得了快速的发展,也为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航空工业要主动适应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提供性能更加优良、质量更可靠、价格更合理的航空产品。在近期,发达国家的航空制造水平提升的很快,新一代的航空产品市场投入速度明显提高,为此我国的航空业需要加快发展。
我国航空制造业要有如下的发展趋势:
对新材料、新结构的关键制造技术要加速发展,通过新技术增强航空产品的内在品质。要注重开发新型整体结构,开发复合材料;
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提高产品的制造水平,云计算、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国际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
要将“互联网+”技术与航空制造业紧密结合,实现航空制造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发展。发展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两化”融化发展战略,对于航空制造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国航空制造业想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注重推行现代生产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思路应用于航空制造业;
航空制造企业要有创新精神,在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企业要从技术入手,加强技术创新的能力[1]。
2 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中的应用
现阶段智能制造技术在制造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含智能设计、智能运营、智能服务、智能操控、智能制造以及云计算平台等。从智能设计角度来看,应当从需求方面着手开展多层次的柔性设计,采取模块化形式以提高设计的便利性。从智能运营角度来看,通过使用物联网、计算机等先进技术以不断降低制造管理的困难程度,采取现代化的方式促进制造、运营的智能化。从智能服务角度来看,其主要反映在制造全周期的信息反馈及处理方面,能够更加快捷、便利的对制造进行控制。从智能操纵角度来看,在制造的大部分状况下无需人为操作就能够及时发现制造环节产生的问题,同时能够自动加以纠正,如此就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有助于加强制造的效率。从智能制造角度来看,所有模块都能够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开展预先设计,具体运作环节仅需根据对应的流程操作即可,如果发生异常的问题,机器自身就会即刻作出判断,接着开展有针对性的纠正[2]。
3 民用航空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技术
3.1 决策层
智能制造工厂运营流程当中,发挥中枢神经作用的是决策层,有着多样化的功能,包括分析,计算以及决策等。第一,针对于云计算技术来讲,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较为广泛,数据整合频率高,容量超过TB级别,进而更具有多元化特征。第二,开展大数据分析工作,不能脱离系统化,完善化和全面化的数据系统。但是民用航空领域的技术,目前需要同业务需要进行匹配,否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软硬件落后,更新升级比较慢。第三,智能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检测与处理对应着操作系统,不需要民用航空企业来做规模化的配置,从而有效减少实际运营成本,让企业决策的质量得到提高[3]。
3.2 应用层
民用航空制造企业应用层是最为主要的架构,涉及到的操作有智能生产,智能组装,以及智能检测等多个环节。进行智能制造技术研制的时候,需引入具有智能化特点的技术,比如增材制造技术,智能物料配运技术,零覆盖喷涂技术等。
在我国民用航空制造领域当中,3D打印技术又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该技术在应用的结构上属于比较复杂化的状态,实际应用中可控制制造的经济成本,又能生产出质量轻的组配件,推动民用航空技术的升级,为个性化定制模式的呈现奠定基础。
企业应用智能化物料配送,对于民用航空制造领域有重要性作用,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所以,需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创建物流管理平台,并依据不同工序分解物料,规范安排人员的配料工作,进而可以配置出定量定时的物料,有利于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
关于零覆盖喷涂技术,本质上是民航制造企业的核心力量。进行喷涂的时候,应用激光准确的来定位,由机器人实践操作,或是自动喷印通路等,以此实施作业工序的零覆盖喷涂。另外零覆盖喷涂技术可以不断强化设备的喷涂质量,进一步让设备喷涂成本得到降低[4]。
3.3智能工艺
目前,飞机结构件存在着尺寸大,结构比较复杂,编程效率低以及质量不稳的问题,应该积极开展智能数据控编程技术。因动态加工能够反映零件加工过程,更是零件几何属性和加工工艺的集成化。除此之外,利用动态加工的特点,可集成工艺知识库,资源库,共同达到飞机结构件加工特点的智能工艺决策效果,促使数控编程的实现。
在工艺业务流程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智能工艺管控技术,有效结合加工和检测设备的系统,分析处理机床切削时实时全方位监控,并详细检测呈现的结果,达到全流程管理的良好效果。
3.4 智能装备
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这些都是飞机结构件智能制造技术的基本需要,可将多样化的技术进行融合,比如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等。而关于飞机结构件智能数字化车间建设,最为主要的工作是开展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并引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专用设备等,全方位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促进航空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
飞机结构件,智能数字化车间数控设备是良好运转的保证,需要将系统接口控制好,并利用软硬件进行结合的形式,达到机床运行信息采集的效果。总体而言,分析机床切削力,振动,温度等信号,应该建立信号特征量变化与机械部件损耗的关联性,做好机床故障的诊断,从而提供智能化维修方案。
4 结束语
为了提升我国民用航空制造的水平,企业要放眼于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加强技术上的研发,技术上的创新,通过实施高效的管理,提高航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徐旺,陈智超.民用航空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技术解析[J].信息通信,2019(09):255-257.
[2]于成龙,侯俊杰,赵颖,徐皓,张伟.多品种变批量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框架[J].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0):98-102.
[3]李国飞,陈鹏,杨国男,林雪玉,刘纪涛.面向智能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协同设计与制造[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2):13.
[4]葛勇.刍议民用航空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技术[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56(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