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性研究

贺欣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 研讨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6例儿科就诊的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参照组(n=23),双号作为研究组(n=23),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遵循行为。结果:研究组(95.6%)疗效高于参照组(65.2%)(P<0.05);研究组心理健康(87.0%)、按时复查(95.7%)与正确用药(95.7%)占比均高于参照组(34.8%)、(65.2%)、(73.9%)(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开展中,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
关键词: 优质护理;儿科护理;有效性
DOI:10.12721/ccn.2022.158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作为儿童的常见病症,发热多为患儿急诊原因与住院原因,该病可发生在四季的任意时刻,冬春季发病率相对高于秋夏。儿童本身的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完善,感冒之后,部分患儿会出现反复热势,病症缠绵难愈。外感发热有“儿科第一证”之称,如何选取有效措施退热,是儿科医生诊病的重点之一[1]。儿科患儿的护理直接关系着临床聊下,本文主要研讨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内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至2019年10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内在我院收治的46例儿科就诊的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排序,单号作为参照组(n=23),双号作为研究组(n=23),参照组年龄为62-81岁,平均年龄为(68.91±4.35)岁,研究组年龄为63-82岁,平均年龄为(69.42±4.52)岁。临床一般资料对比无任何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式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喷服,每次使用200g/次,每天1次,整个治疗周期为2月。

1.2.1 对照组

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指标,查看肺部情况。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1)病房内要干净整洁,保持室内空气状态较好,保证通风和光线良好,外部环境会影响患者情绪,要保证患者良好的心理。合理控制病房的温度,可以控制在22-25摄氏度之间,保持病房的安静,凌晨时,护理人员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盖好被子,以免因为寒冷导致患者感冒,最终增加疾病发展。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使病人深入了解身体反应和预防知识等。(2)先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掌握患者的日常情况,医护人员要细心的对患者讲解治疗以及护理的各种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促使患儿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情况,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严格评估患儿病情,针对性的制定治疗计划,加强与患儿家属的沟通,树立信心,掌握治疗优越性。(3)进行护理时开展健康宣教,医护人员对患者充分的讲解咳嗽知识与流感预防知识,做好预防与防范,细致全面的认知咳嗽及流感疾病。(4)对进行饮食指导,鼓励患者食用高纤维食物,并增加日常饮水,预防患者出现便秘。(5)将健康教育宣传方式多样化,除常规的发放健康手册和口头宣传外,可以应用我院的健康教育手机程序软件配合相应的健康宣传视频进行宣传。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其指标包括:显效、有效与无效。

统计两组遵医行为。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获取到的真实数据储存在相应表格内,集中开展高斯分布处理,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21.0, [n()]为均值,使用t检验; [n(%)]为百分率,使用(x2)检验,将0.05作为界限,以P<0.05为标准判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无效1例,整体有效率为95.6%;参照组无效8例,整体有效率为65.2%(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截图1741660150.png2.2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研究组心理健康、按时复查与正确用药占比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n(%)]

截图1741660182.png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等,均为儿科常见疾病,也是儿科内的多发疾病。随着抗菌药物的出现,在这些疾病预防与治疗过程中,疗效显著,作用巨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临床存在着药物滥用的情况,严重威胁着患儿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深究可发现,小儿感冒后低热不退,大多是因门诊医生滥用抗菌药物,使得细菌耐药性增强、抗菌药物服用后不良反应加重,反复出现低热症状。继而临床护理十分有必要,常规护理很难为临床诊疗提供优势。

优质护理遵循的“人本”理念,注重的是患儿的主体地位,关注的患儿的身心健康,更急注重的是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本文研究得知,研究组遵医行为与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景萍[2]学者研究结论相似。可见,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维护患儿心理健康,督促患儿按时复查,精准用药,提升患儿家属的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提升家长与患儿的遵医行为,保障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儿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07):1213-1215.

[2]景萍.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有效性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