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刘敏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三中学,833699

摘要: 语言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英语课程学习中,就必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用英语的语言方式进行理解与表达,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增添中国元素,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英语教学;初中;渗透
DOI:10.12721/ccn.2022.15718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初中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课程讲授时,要善于发现那些思想已经被西方化的学生,纠正学生普遍认为的要学好英语就要学好西方文化的偏见,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深度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其与西方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两者能够有效的进行对比。与此同时,要找到中国文化在艺术与其他领域向英语教学渗透的媒介,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的向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另外还要把两种文化时刻进行对比,突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要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与西方人的交流,更是为了将我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魅力与活力。

一、英语学科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传统文化美德。传统文化的美德包括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礼仪等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面,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美德,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传统文化美德走向世界。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这要求中国人首先认同和熟悉自己的文化,并能够利用英语表达。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传统文化设计教学活动,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从上面可以得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对此进一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策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提高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认识。

提高文化平等意识,保持民族本色,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英语去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放弃传统文化而去学习西方文化,而是要相互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丰富文化,以适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2.做好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更加关注中西方文化,知道二者存在的差异,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只有掌握好二者异同点,才能更好地表达另一种文化。利用英语更加合理地表达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例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随时注意两种文化的对比讲解,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dragon这个单词的时候,应该将它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它是吉祥、富贵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通过对比讲解,使学生明白中西文化在理解dragon这个单词上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不断丰富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

任课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并掌握常用传统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规范的表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单词、词组的时候,教师要将其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其承载表述的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与春节相关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除夕的来源,在学习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解屈原的故事,这样能够使学生知道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学会用英语表述,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

目前初中英语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一小部分,还需要不断充实教材内容。例如,可以加入孟母三迁、除夕、屈原、大禹治水等有关内容,还可以将一些简短、经典的文章加入到初中英语教材中,充实教材内容,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

5.加大传统文化测试和考核的比重。

例如,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掌握哪些传统文化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在笔试和口语测试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6.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更为直观和全面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增加课堂容量,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专题片光盘、网络教室资料库、互联网的中英文资料等,都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使资料获取更为便捷,有利于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7.运用翻译促进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例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将中国的格言警句翻译成英语时,如果老师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一些词语直接翻译成英语,尽管我们能分辨其中存在的差异性,但是西方人却理解不了这其中的含义,也不懂这句话到底表达了什么,它的巧妙之处又在什么地方。因此老师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就要多给学生们谈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再将它与西方文化进行很好的对比,从中认识到差异所在,就能让学生们用符合西方逻辑的英语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的内涵。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而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还能让初中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掌握一门外语技能,提升初中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能力,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 浦晓红.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新课程(下),2013,(03).     

[2] 徐玲玲.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意义与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10).    

[3] 周适.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1).     [4]王春美.初中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J].读书文摘,2015,(12).     

[5]严姝.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渗透的研究[J].中学生英语,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