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5年我国癌症的新发人数、死亡人数分别为429.2万和281.4万。抗肿瘤药物普遍具有一定的毒性,与其本身性质及化学构造和不合理用药有关。审核、整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情况,制订使用规范与注意事项,能有效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治疗安全性。本文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审方药师实时审核医嘱过程中发现的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共356份。
1.2、分析方法
参考不同类别肿瘤药物说明书、官方标准,另外根据《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临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注射液理化与治疗学配伍检索表》,并在文献库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判断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分析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结果
2.1、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临床科室分布情况
医院有14个临床科室出现过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共356份不合理医嘱。其中肝胆外科不合理医嘱份数最多,共116份(32.58%);其次为胸外科,共78份(21.91%);二者共占2019年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总份数的54.49%。见表1。
2.2、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类型分布情况
本次收集的356份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中,不合理用药类型可分为5种。不合理医嘱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浓度与溶媒量不适宜,共190份(53.37%);其次为给药剂量不适宜,共150份(42.13%)。除此之外,还存在溶媒选择不适宜(1.97%)、操作失误(1.97%)及配伍不当(0.56%)3种类型。见表2。
表2不合理医嘱的类型分布
2.3、浓度与溶媒量不适宜
经统计,浓度与溶媒量不适宜的不合理医嘱共190份,涉及17个品种,其中替加氟注射液不合理医嘱份数最高,共112份(58.95%);其次为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共43份(22.63%),二者的不合理均因溶媒量少。
2.4、给药剂量不适宜
给药剂量不适宜的不合理医嘱共150份,涉及3个品种,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不合理医嘱份数最高,共148份(98.67%)。
3、讨论
3.1、溶媒选择不适宜
静脉用药配置后成品输液的稳定性考察是医院药学方兴未艾的一个研究课题。成品输液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其中用于复溶或扩溶药品的溶媒的选择正确与否是关键。药品与溶媒配伍后的相容性会直接影响成品输液的质量,抗肿瘤药物与溶媒的理化性质方面的药学知识是临床医师的盲区,因此用药时会出现溶媒遴选的错误。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会使致敏物质增加而引起变态反应,因此应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注射用奈达铂不宜与pH<5的酸性溶液配伍,因此只能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会使注射用奥沙利铂稳定性降低,含量减少,因此推荐注射用奥沙利铂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易导致药物降解破坏或产生沉淀,因此只能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来稀释。
3.2、配伍不当
甲氨蝶呤注射液是医院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中唯一一种出现与其他药物在同一袋输液中配伍使用的药物。笔者推测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使用甲氨蝶呤注射液后会引起患者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化疗过程中需碱化尿液,故而出现了上述不合理配伍使用的情况。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甲氨蝶呤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药师应建议甲氨蝶呤注射液应单独使用。
3.3、操作失误
多为临床医师在使用卡铂注射液、注射用顺铂、氟尿嘧啶注射液、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及多西他赛注射液(艾素)时出现操作失误,主要表现为重复给药、溶媒用量错选、药品未与溶媒组合3种。重复给药等问题会造成极大的用药安全隐患,如以上5种药物在医院高警示药品目录中均属于C级高警示药品,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重复给药会造成药物毒性的叠加,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药物损伤。
除上述问题外,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不合理医嘱中还存在用药顺序错误、不符用药经济学等问题。该类问题同样可能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不利影响,如降低治疗效果、加重医疗负担等。为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确保用药安全,需要做好各种审核与干预工作。(1)定期培训,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对各种抗肿瘤药物知识的掌握,提高医嘱审核能力。(2)引进新药物时,需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完善新药物信息,并组织人员学习。(3)定期收集和整理不合理医嘱,分析原因,并及时反馈给临床。(4)将常见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用药信息刊登于宣传栏,或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加强合理用药宣传等。综上所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常见原因为溶媒选用不当、溶媒用量不当和药物用量不当。
参考文献:
[1]白顺民,范哲.某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0,17(04):239-244.
[2]温坚坤,黄享贞,甄炬荃.临床药师处方审核对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7):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