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的种类繁多,治疗周期较长,且部分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和会导致身体皮肤发生破损[1]。该种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负面变化,因此,需格外重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服务[2]。人性化护理服务,注重对患者隐私、人格、尊严的保护,围绕患者展开全面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以促使患者心理情绪的正向发展,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3]。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改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6例,根据双色球法分成两组,各18例,男女比均为10:8。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1-65周岁间,年龄均值(43.00±1.99)周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1-68周岁间,年龄均值(44.50±1.77)周岁。相关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大,P>0.05,存在同质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2)知情同意且积极参与的患者。(3)意识、认知正常者。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善者。(2)拒不配合护理服务者。(3)语言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
感染性疾病特殊的处置措施和具有一定传染风险的特点,使患者对其产生了恐惧心理,建立了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因此,为降低疾病的传染风险和改善患者的不安心理,对其进行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护理服务。对于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处置措施、治疗手段等均进行详细的宣讲,使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发展的同时,增强患者对自身及他人的保护能力,也有助于推动感染疾病的防控工作[4]。
(2)心理护理
感染性疾病使得患者需接受强制的隔离措施,以及周围人对患者有意疏离,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情绪趋于负向发展。首先,通过感染性疾病知识宣讲的方式,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和采取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纠正患者的错误疾病认知。其次,通过交流的方式增强对患者的性格了解,以便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最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予以患者安慰、支持、鼓励,以提升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改善其负面的情绪变化。此外,护理过程中注意对患者个人疾病信息的保护,充分尊重患者,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患者。
(3)基础护理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进展、体征变化等,以便随时调整干预的措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营养膳食指导,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促进康复;为了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需对患者的接触物品、包括排泄等,均进行专门的废物消毒处理。
1.4观察指标
心理情绪变化。评估的依据采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程度越严重。
护理满意程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的等级总共划分为三部分: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问卷的分值在0-100分,三种划分等级所对应的分值区间分别为:≤80分、80-90分、≥90分。护理满意程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例数之和所占整体的百分比。
1.5数据处理
选择 SPSS 23.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数据采用x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情绪变化
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心理情绪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心理情绪变化对比(x̄±s,分)
2.2护理满意程度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护理满意程度对比[n(%)]
3.讨论
感染性疾病的特殊处置方式和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加之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痛苦,导致患者的心理情绪敏感性变化,不利于疾病的治疗[5]。人性化护理服务,围绕患者展开,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提升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提升满意度。
研究结果可知,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心理情绪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首先,健康宣教建立了患者对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认知。其次,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实施,改善了患者的负向情绪变化,提升治疗的配合度。最后,基础护理中的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和隔离护理等,促进提升患者康复效率。围绕患者展开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患者的心理状态趋于正向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吉顺.艾滋病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09):172-174.
[2] 宋晓春,朱秀清,鄢晓平.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34):51-53.
[3] 黄姗姗.人性化护理解决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2,8(30):209-212.
[4] 齐琪,苏晴,李瑜.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9):104-106.
王贯省.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2):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