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贺欣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 讨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为患儿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则给予患儿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改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明显,应用价值极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802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较为多发的疾病,主要导致该病产生的因素与患儿自身抵抗力低引起细菌感染有关,且发病急。患儿主要表现的症状为剧烈咳嗽、痰液大量分泌造成呼吸窘迫并发热等[1]。传统的护理模式只为患儿提供基础护理,无法对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因此,为提升患儿护理舒适程度,改善治疗效果,本文讨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推断法划分为2组,组别名称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中男性患儿为17例、女性患儿为7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数值(1.8±0.3)岁;观察组中男性患儿为15例、女性患儿为9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数值(2.1±0.2)岁,2组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式

    给予常规组患儿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其中包括根据患儿症状采取排痰、镇咳、消炎等治疗,如若患儿以上症状发展较重可酌情为其提供药物吸入式治疗。护理人员应悉心照料患儿,告知其按时休息、饮食清淡、多呼吸新鲜空气等。干预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主要护理方案如下:①情绪护理:患儿年幼面对疾病易产生恐惧、焦虑、抵触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可以为其播放动画、阅读故事书等吸引患儿关注的目标,并向家长了解其性格喜好,为家属介绍具体的治疗方案、用药说明、医师团队专业性以及预后效果,叮嘱其家属多给予患儿支持与激励。②了解疾病进展:患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患病情况无法描述清晰,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儿的疾病进展情况实施掌握,对患儿的身体机能进行监测,如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给予相应治疗。③气道护理:由于肺部炎症患儿气道内痰液淤积对患儿日常生活和休息造成极大影响,护理人员应辅助患儿变换睡姿,使其在呼吸过程更加的顺畅,同时拍击患儿背部,帮助其排痰。若如症状较重患儿呼吸困难,及时联系相关医生,为患儿进行吸氧。对于痰液大量分泌堵塞气道的患儿,应采取吸痰器辅助吸痰,保证足够的氧气吸入。④体温护理:该病会导致患儿体温升高,因此每日定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测量,如若患儿体温超过38.5℃ ,应用温凉的毛巾敷于患儿额头处,轻擦患儿背部帮助患儿进行降温,以防体温持续升高造成伤害,并记录其体温数据以便医生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诊治。⑤膳食护理:患儿患病期间应以饮食清淡为主,多摄取维生素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告知患儿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绿色食物。

1.3 评价指标

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情况,利用医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将问卷对应的评分进行分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计算方式为:护理满意度=(患者非常满意例数+患者满意例数)/ 组别患者总例数×100.0%;2)并对患儿临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定,分别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计算方式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患者有效患者例数)/ 组别患者总例数×10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相关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效率以及治疗有效率)通过X²检验形式校准,表述方式为(n%)表示。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校准基线。

2 结果

2.1干预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截图1741671102.png2.1干预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截图1741671110.png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多是由于病菌感染肺部导致其患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传统药物治疗以及药物吸入式治疗等。患儿患病初期肺部炎症轻微,随着病情进展会波及其他脏器和系统,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患儿多数年龄偏小,心智尚未成熟,配合治疗程度低,需反复进行诊治检查,不仅使患儿承受更多痛苦,还影响了诊治进程[2]。因此,为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在患儿疾病诊治阶段为其提供有积极的护理方案尤为重要[3]。优质护理是有针对性的对患儿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根据患儿不同的患病情况对其进行情绪护理、病程护理、膳食护理、体温护理等,使患儿拥有舒适的护理体验,增强患儿治疗依从性,使其从生理和心理上均得到改善,为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改善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明显,应用价值极大。

参考文献

[1]李云,王珍珍.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对肺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1):3008-3010.

[2]商立芹.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对肺功能改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305+316.

[3]任俊芬. 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的优质护理服务要点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3):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