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论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若干问题

何兵

阆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医学检验检查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方法。方法:纳选我院收治入院进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数字表法将纳入观察的患者均等、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对比,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结束后统计分析整体存在的问题,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流程+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检查,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根据对照组检查结束后分析所得问题与经验进行改善。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医学检验结果,分析影响结果质量的因素所在可见,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后的检验准确率明显更高,其中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组的检验准确率90.63%,流程及质量优化后检验准确率提升至96.88%(P<0.05)。结论: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需要从受检者、工作人员以及试剂仪器三个方面入手,对整体流程和细节方面进行控制和改善,对受检者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和检查指导,对工作人员和仪器试剂增加培训考核力度。
关键词: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若干问题
DOI:10.12721/ccn.2022.15700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需要依靠医学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和执行,医学检验就是临床工作者的另一双眼睛,检验结果的质量一直被医护人员所重视,对于检验质量的提升也一直是研究的论题,在此次研究中,希望通过对本院128例患者的研究与观察了解影响临床医学检验检查质量的因素与控制方法,具体研究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选我院收治入院进行医学检验的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在院时期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年龄范围23岁至67岁,平均(44.73±9.25)岁,男女比例61:67,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调研过程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与监督。使用数字表法将纳入观察的患者均等、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对比,每组各64例,已通过分析确认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碍于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结束后统计分析整体存在的问题。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流程+质量控制医学检验检查,流程优化及质量控制根据对照组检查结束后分析所得问题与经验进行改善,主要调整方面包括:增强对患者在进行医学检验前的饮食与活动指导,并增加核对患者具备检查指征的多次确认,增加检验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怀与引导,增强对患者检查项目相关的健康教育[1];增加人员每天对检查、检验环境或采集环境达标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温湿度要求、洁净度要求、仪器参数校准、仪器运作正常情况、相关溶液或试剂合格程度、标识到位程度以及各记录、签字的完善完整度[2];增强对整条检验线中工作人员关于医学检验知识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讲座论坛围绕最新医学检验检查知识进行讲解,增加对各基础规章制度的执行考核,提高临床工作人员对检验质量的的重视度;成立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小组,围绕整体检验流程分析各步骤必要性,对于重点步骤进行细化分析,完善不足处,对于多余累赘的步骤予以适当简化[3],使得相关人员具有更多地时间与重心放在重点必要之处;增强对检查结果的审核力度,增加核对人员或使用交互核对的方式增加确认次数,反复核对后再出具最终结果;当检查结果具有疑问时,提具该患者检查项目整体流程的记录,分析是否具有问题或问题可能存在之处,必要时可再次检验,两次结果比对。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医学检验结果,分析影响结果质量的因素所在,分为「受检者」、「临床工作人员」、「仪器与试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检验准确率=(组总例数n - 结果异常例数)/组总例数n×100%,结果异常例数为「受检者」、「临床工作人员」、「仪器与试剂」三项例数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整体数据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与处理,%体现数据,x2检验,p体现数据差异对比有效性,P<0.05则表示该项目对比有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分析。

2.结果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医学检验结果,分析影响结果质量的因素所在可见,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后的检验准确率明显更高,其中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组的检验准确率90.63%,流程及质量优化后检验准确率提升至96.88%(P<0.05),见表1。

表1    影响结果质量的归因情况

1.png

3.讨论

通过对本院128例医学检验患者的观察对比发现,从受检者、工作人员以及仪器与试剂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与整体流程优化,对于医学检验的质量提升是有帮助的。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对照组问题与经验的总结,将整体检验流程进行优化和质量把控,最终发现流程优化+质量控制后的检验准确率明显更高,其中常规流程医学检验检查组的检验准确率90.63%,流程及质量优化后检验准确率提升至96.88%(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医学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一般可归为三类——受检者、临床工作人员和仪器与试剂,在对照组中,三者出现问题的概率分别为7.81%、1.56%、3.13%,可见其中受检者因素影响最大,而通过观察组对以上问题的调整与把控,后两者问题出现率已降为0.00%,受检者因素有明显下降,但为完全消失,分析原因与受检者为长期流动人群,动态因素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分析,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有困难,而临床工作人员和仪器试剂是较为稳定、固定的存在,在院内提高培训与考核力度即可改善。

综上所述,提升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需要从受检者、工作人员以及试剂仪器三个方面入手,对整体流程和细节方面进行控制和改善,对受检者针对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和检查指导,对工作人员和仪器试剂增加培训考核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朝辉.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3):124-125.

[2]李雪杰,法琼.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9,3(01):104-105.

[3]朱艳霞.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