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分析

朱尤楷

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经济的能源,随着核电的不断发展,核能对环境的贡献增效显著,核电的发展日趋壮大。在核电厂设备运行中,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以保证核电厂设备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针对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核电厂是核能发电的关键组织,可靠的设备是保证核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核电厂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因此,核电厂制定了属于自己的维修大纲,按照大纲周期来定期维修设备,而这部分维修项目很多是借助机组大修窗口进行的。核电厂大修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检修工程,在此阶段,必须要做好大修安全质量管理,从而保证设备通过大修以后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因而,在大修阶段,需要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一、大修安全与质量

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也是核电的生存线,而质量是根本,检修质量是全面实现大修目标的基石。“安全”是基础,也是重中之重,大修作业现场风险因素较多,参与大修的人员多且分散,在大修中,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细化大修作业的具体安全事宜,逐级认真落实。“质量”是根本,扎实做好检修工作,提高检修质量,是保证后续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参与大修人员要树立全员质量管理意识,严抓大修过程控制,加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程序要求,全面提高检修质量。

1.大修质量管理要求。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核电厂大修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大修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事无巨细。把“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贯穿大修始终,做到检修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数据化。大修各项工作要严格执行程序,从落实制度做起,从检修的每一个环节上严格抓起,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对大修的过程管理要加强管控,坚持问题导向。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细节做实、做细、做到位,才能充分保证检修质量。利用大修的机会,着力消除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提高系统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机组安全可靠运行打好基础、提供保障。全面做好SPV设备的检修记录和维修监督,加强设备可靠性管理,避免重复作业及二次检修现象的发生。

2.大修安全管理基本要求。核电牵涉到核安全,同时也牵涉到辐射与工业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大修安全管理对核电厂而言至关重要。大修项目多,工期长,大修作业现场风险因素较多,参与大修的人员多且分散,大修人员要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细化大修作业的具体安全事宜,时刻关注大修安全,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修人员要逐级认真落实,在确保重大高风险作业安全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边、零、散检修工作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大修安全,充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基于此,核电厂大修安全管理需要遵守这些要求:第一,经过大修活动的开展,降低设备的不可用率。第二,在各项大修活动进行前与进行中需要提前准备,按照程序开展工作,工作过程中要有质疑态度。第三,严格把控大修工艺,确保大修以后的设备质量。第四,需要优化大修策略与方式,提升安全质量管理效益。第五,大修活动开展过程中决策层与管理层需要做好各自的工作,保证大修的安全性。

二、目前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一)安全质量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核电厂安全质量安全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部分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责任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而核电厂大修工作是否可以发挥作用,其重点也在此。详细而言,造成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不能有效落实的因素表现在如下方面:1.一些领导对大修安全责任制度关注力度不够;2.对大修安全尚未执行严格细致的管理;3.大修活动中,对大修现场人员责任缺乏清晰的划分;4.对大修现场人员不具备准确的监督与指导。总的来说,这些均是造成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责任无法有效落实的因素。

(二)匮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督机构

在核电厂大修活动中,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督对大修现场工作人员坚守大修安全底线,健全现场安全质量安全和提升领导与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前国内部分大修安全监督机构在实施上还不具备有效性。详细而言,体现在这些方面:1.部分安全监督机构人员对大修安全监督关注度不够,从而造成监督工作在办公室中展开,脱离实际。2.大修安全监督机构不具备专业技术工作者,从而造成大修过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监督工作无效。3.核电厂大修阶段,安全监督网络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受限,从而造成不能实时反馈核电厂大修安全情况。整体说来,确保大修现场工作人员安全不能脱离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督,所以大修安全质量安全需要不断完善安全监督工作。

三、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策略

(一)构建安全培训体系

为了让大修全体人员均可以坚守安全底线,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大修前,对于大修安全内容,需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系统培训,这部分人员需要涵盖现场工作领导与普通员工,同时也要涵盖安全监督人员,从而增强有关领导对于安全责任的重视,继而落实好安全责任机制。就安全监督人员来说,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组织人员学习高风险作业和分级管控要求、核电厂大修安全管理导则等和安全质量管理相关内容,并且还需要从岗位实际需求着手,对其岗位职责展开针对性培训。

(二)完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机制

要想强化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力度,完善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机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具体需要从如下方面下手:首先,需要健全责任机制,把大修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到每一个大修人员身上,让核电厂大修安全工作落于实处,比如,主管领导需要承担起主管的责任,安全监督人员需要强化现场巡视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自己的安全工作,从而实现责任层层落实。其次,完善奖罚机制,对违规操作等不良行为,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惩罚,从而确保大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最后,完善网络机制,从而提升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对核电厂大修信息展开网络与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实时取得大修工作现场反馈信息,涵盖大修过程中高风险项目安排与开工实际情况等。

(三)做好大修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大修活动中的人员、物质、环境等因素有着不确定性,除使用准确的安全保证措施以外,还需要对大修活动过程开展安全监督,实时修正不足之处,确保大修活动安全进行下去。大修安全监督管理涵盖对大修过程的安全监督、内部自行检查和评估及外部监督等方式。大修组织机构对内部工作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管理干部承担起对下属工作人员大修活动实施不定期检查、大修班组安全人员对本班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人员安全监督。内部自查和评估就是按照核电厂安全管理计划安排,由核电厂维修部与维修班组自己组织安全领域自查和评估等。外部监督和评估是维修之外的外部安全监督和评估,涵盖了核电厂其他部门和行业等方面。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监督和评估,均需要严格围绕大修安全保证工作进行,旨在查看监督安全保证体系与安全质量管理制度有无认真实施下去,大修人员安全质量管理意识推进效果和安全工器具等是否完好。

结束语

总的来说,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将安全和质量放置于首位,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需要关注如何有效提升核电厂大修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高效做好核电厂大修工作。此次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持续分析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孟宪坤.核电厂大修风险管理浅析[J].科技视界,2020(28):103-104.

[2]徐凌蔚.核电厂日常计划与大修计划关联性分析[J].科技风,2020(19):116-117.

[3]蒋题.核电厂大修中长期规划管理策略和方法[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2):98-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