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所以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以PLC技术为例,此项技术具有实用性高以及可靠性好等方面的优势,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同时还发挥出了灵活的应用价值。所以,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的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PLC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的优势
2. 1.1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
在电气工程的发展过程中,PLC软件的使用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软件,并且能够减少机械设备控制过程中的任务总量,进而达到减少因触点接触而带来的设备故障问题。此外,PLC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的优势,并且提高了系统对不同因素的抗干扰能力,进而有效减少故障问题的出现。目前PLC技术已经逐渐得到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认可,并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所以逐渐成为了工业控制设备当中的常用系统。
1.2使用方法具有便捷性的特点
将PLC控制系统融入到工业行业的运作领域当中,并进行语言编程,再加上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不高,只需要掌握简单的计算机知识即可,所以在系统开发与现场调试的环节当中都具有便捷化的特点。此外,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技术人员就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方法,并且能够随时更换控制方案,同时保障方案的实施效果。所以,PLC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控制工作当中的任务量,并为技术的操作与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3维修业务量较小
在使用PLC控制系统的同时,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此项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并快速的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诊断,再通过对诊断结果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实现自动化处理,进而提高技术的应用效率,减少维修的工作量。
2.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PLC控制系统的特点
PLC控制系统能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实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是由于继电器的逻辑相对简单,并且具有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优势,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利用PLC控制系统对操作结构进行优化,进而降低生产的成本。
2.1反应迅速
继电器属于PLC控制系统当中的核心构件,通过继电器的作用可以取消控制系统内部的部分导线,同时还能够在继电器的运行过程中将节点变为时间。此外,和传统的继电器相比,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目前所使用的继电器可以直接忽略掉返回的系数,并发挥出在数据处理等方面的优势。
2.2安全性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融入PLC控制系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此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并促使其在复杂的工作环境背景下发挥出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优势,为电器自动化设备的顺利运行提供保障。
2.3操作便捷化
PLC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呈现出了简单、直观性较强的优势特点,并且对技术的方面要求相对较低,所以为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提供了便利,进而实现了操作便捷化。
3.PLC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应用
3.1前期的准备工作
3.1.1技术文件的准备
由于技术文件的准备工作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调试结果,所以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技术文件,有助于对调试工作的实施过程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确保调试人员能够全面化的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原理,避免操作失误等问题的发生,对系统调试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
3.1.2仪器仪表等设备的准备
仪器仪表等设备对检测电气稳定性的工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操作人员需要在测试的过程中,结合仪器仪表的使用规则以及完整的操作方法实施作业。
3.1.3检测电器特性
在进行系统调试之前,还需要加强对电气特性的测试,并结合电气设备的不同特性实施调试工作,当确定电器满足调试工作的具体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测试,为后续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2检查系统连线
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调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电气设备连线情况进行检查。当电路安装完成之后,不能立即实现闭合,则需要对电器以及电源的线路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所以,调试人员可以采用直观检查法,检查电路当中存在的漏接问题,并结合具体的施工图纸实施检查以及维护工作,此后再结合万能表,对两个连线点之间的断连情况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调试人员还需要检查信号源、电线的连接以及遗漏情况,确保在接通直流电时不会发生放电以及漏电问题。
3.3电气自动化调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进步,促使电器的种类逐渐呈现出了上涨趋势,但不同电器内部的电路设计存在复杂性以及差异化的特点,所以在调试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电器设备的实际情况。
3.3.1通电情况检测
当被检测了电气设备需要检查通电情况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切开系统的主电源,并为后续的电源通电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之后再连接电源,便于调试人员根据指示灯的显示情况,对电路的漏电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此外,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电器都属于电源电路的形式,为了能够保障电源的稳定性,所以相关人员还需要对电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测。
3.3.2调试电器
调试人员需要明确区域化电源检测问题之后,才可以对其他区域的电器进行调试。另外,在电路上安装电器设备时,首先需要调整整机的状态,并检查设备的内部运行情况。为了确保电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所以相关人员在对电气设备内部情况优化调整之后,还需要检测整机内部的总体功率以及消耗量。
3.3.3检测电力运行环境
电力运行环境的检测工作是放在所有设备自动化调试工作之后,并且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负载检验。实施此项操作的目的,主要是由于电气设备会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气压、温度以及湿度的影响,所以还需要进行持续化的调试工作。
4.电气自动化PLC调试系统控制
4.1使用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以网络技术作为支撑,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传输以及传感器操作来实现电力供应。通过加大对电子设备的使用,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还可以全面化的提升电力供应数据的质量,推进电力市场的良性发展。智能化的电网还可以在预防外来病毒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的多样化转型,并满足不同类型的电力需求,再通过智能电网所提供的技术支撑,既能够确保电力使用的高效性,还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4.2自动化PLC调试系统控制
自动化PLC调试系统,对于点数的限制因素较少,并且能够连接网络处理逻辑问题,所以此项系统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此外,此系统还可以编写程序,并按照实际的需求进行调用。由于PLC技术的控制效率比较高,所以自动化调试系统被应用于不同的工业场景当中,并替代了传统机电的控制技术,提升了机械的运作效率。另外,此项技术还可以建立双边式的信息传递模式,并利用PLC技术单独控制不同的机械设备,再设置相应的控制点。
结语: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当中,应用PLC控制系统可以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用此项设备来实现科学化的调控,并对闭环工序以及开关量进行合理化的控制,有助于为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安全操作提供保障。另外,PLC控制系统可以为后期的科研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并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当中,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为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志魁.PLC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发展与运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0,(06):151-152.
[2]王彦伟.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控制系统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12):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