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错误
1.1测量仪器携带与使用问题
煤矿井下测量一般需准备仪器箱、钢尺、活尖垂球、记录册等。在对井下作业调研中发现,经常出现测量工作人员忘记携带测量仪器的情况,多为忘带或少带钢尺、活尖垂球等仪器,忘带起始材料。忘带或少带仪器会造成测量工作进度延误,更有某些工作人员在少带仪器情况下并未及时返回补取仪器,仍坚持进行测量,严重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在携带仪器前往测量地点过程中,工作人员动作幅度较大,易造成仪器磕碰、损坏,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或测量误差增大。此外,不规范使用测量仪器,如随意拿放仪器导致垂球等形变、不规范使用钢尺导致钢尺弯折变形,都会影响仪器测量精度,记录本记录不规范,容易导致后续查找、使用数据时出错。
1.2方位推算失误
方位推算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追溯到在煤矿井下的测量环节之中:水平角与倾角的记录与推算工作需要记录员同时进行,此外记录员还需对所测站的方位角和现场标定角同步进行推理计算,这些繁琐冗长的计算工作会导致误差,使得方位推算出现错误,进一步造成现场标定的偏差。另外由于在升井之后不能立即进行对于各角度的计算与查验,这也为井下作业埋下系列安全隐患,诸如瓦斯超限以及误透老巷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多与此有关。
2煤矿井下测量错误发生原因
引起煤矿井下测量错误发生通常有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类。环境因素是由于矿井环境恶劣,温度、湿度、可见度、不同气体浓度等都会对测量人员或测量工具造成影响。如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仪器刻度不准确,光线较暗时会影响测量人员读数、记录,噪音较大时记录员容易听错测量员读数,甚至一些测点会因山体压力发生位移、破坏,需要测量人员频繁检查、增加、更换测点,增大测量人员工作压力。人为因素是指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因长期从事测量工作,数据多而杂,难免会出现数据读错、记错、听错的情况。部分测量人员忽略测量工作中的细节,未按照规定要求正确操作,在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规范,记录测量数据时混乱。前期测量中某一数据的微小误差,在后续数据计算中被多次使用,多次迭代后导致误差被放大。即使原始测量数据均准确无误,某些测量人员在数据计算过程中误用了错误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最终得出错误的计算结果,从而严重影响后续工程图纸绘制与施工进程。某些煤矿单位或测量人员测绘矿山测量图较为粗略,存在数据缺失,无法全面正确反映生产情况,同时一些绘图人员未实际了解井下情况,无法进行对照检查。
3煤矿井下测量的预防措施
3.1有针对性的应用智能化快速钻井取样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地质测量技术方面也有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各类技术进一步创新其中比较普遍的地质测量技术就包括快速钻井取样技术,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通过该技术的作用,可以更有效的推进测量工作,实现智能化和现代化,通过这种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探矿工程和操作性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在快速钻井取样技术智能化方面进步性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这样可以在快速钻井取样方面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对于干热岩石等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勘查和分析,通过该技术和相关设备的优化和完善,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提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2更有效的应用亚像元光谱识别技术
在地质测量过程中也十分广泛的应用亚象园光谱识别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有效作用,可以针对矿产资源中所包含的各成分端源光谱与端源在相源中所占的比例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确保位置的参数,可以在下面光谱和端源比例等方面已知参数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应的反演,这样可以体现出具体的运行规律。通过该识别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庆祝一下,再计算出相关成分的具体信息把握,这样可以进行更精准的矿产资源开采和综合性的利用,使各项工作更精准,有效体现出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其中可以进一步匹配遥感勘查技术是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可以使更大的范围进一步有效拓展视勘查效率,进一步提升,在针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区域方面进行精准的分析和预测,可以了解矿产资源的具体范围,在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多波段遥感图像的呈现,可以更精准的探测矿产资源的岩层或者地质情况,在图像处理方面更精准有效,进而为各项工作的推进提供必要前提。
3.3充分利用X荧光分析技术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通过地质测量X荧光分析技术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呈现出全新的测量效果,与传统的勘查方法进行对比,可以看到X荧光分析技术有更为显著的效能,通过该技术的综合作用,可以针对矿产元素的具体成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也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进行勘查工作,通过该技术的作用可以使地质矿产勘查质量,勘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这种方法相对来讲更为简单方便,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对于相关成分进行精准有效的识别和判断,也可以着重针对具体的开采速度进行精准射的分析操作更为方便,可以针对被勘查的矿产资源进行有效反映利用该技术反射出一定长度的荧光,这样可以更精准的把握勘查对象的具体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荧光反射情况,对于矿产资源的物理特性和开采部位进行精准有效的掌握,然后在相关测量数据的支持作用之下,进行更精准有效的开采,落实更切实可行的开采措施,这样可以充分确保开采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取得综合效能。
3.4有效利用定向钻井技术
在地质测量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定向钻井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具体测量环节通过矿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轨迹钻到目的层,进而确保定向钻井作业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针对定向钻井来说,主要分成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斜向钻井和水平钻井,在当前地质资源勘查工程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背景之下,探矿工程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定向钻井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有效作用,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测量和开采,进而体现出更加良好的开采效果和测量成效。例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定向钻井技术的应用,同时进一步匹配相对应的核心变频电机,实现综合性的应用,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应用实时测量轨迹扫描数字系统,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应用和发展依次为地质测量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障。
结束语:目前,煤炭仍旧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安全生产问题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要务。煤矿地质测量工作作为煤炭生产中的基础性环节,不仅是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需要为后续的煤炭生产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有效地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减少安全隐患,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振杰.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及预防方法[J].煤炭与化工,2013(6):161-162.
[2]刘景兵.煤矿井下测量常见错误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5):76-77.
[3]贾春雷.煤矿井下测量工作常见问题浅谈[J].煤,2012(7):76-81.
[4]舒苗苗.论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4):23-24.
[5]海力力·买买提.探讨如何做好煤矿测量工作[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