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多为暴力外伤导致眼球破裂、眼球穿孔、眼球贯通,常合并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伴有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致盲率极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尤为重要[1-3]。因此,积极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此次研究主要为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伴视网膜脱离开放性眼外伤患者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接收的88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手术时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伤后7~14d)40眼,观察组(伤后≤6d)48眼。对照组中,年龄12~57岁,平均年龄(37.51±1.22)岁。观察组中,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38.21±4.16)岁,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1)符合“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标准;(2)均由患者本人签署了知情研究协议书;(3)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成立。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血管及精神疾病者;(2)对本药过敏者;(3)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于伤后6d内(≤6d)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积极调整患者心态,加强患者健康教育,适度运动,合理调整患者饮食,减少不良嗜好及生活习惯,规范作息,提高患者配合度。
1.2.2观察组 于伤后7~14d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患者心理负担较大,病情不稳定,极易导致患者恐慌的等负面心理[4-6],对此,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全面分析及解答,尽量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复位率,视网膜水肿恢复,SDS、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1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畏光、眼痛、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均消失,视网膜水肿消退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畏光、眼痛、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视网膜水肿基本消退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视网膜复位失败,畏光、眼痛、视物模糊等临床症状、视网膜水肿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SDS及SAS评分:设置选题20个,分别在治疗前后让患者自测,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显著。
1.3.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一过性高眼压、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三项指标,均算作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计量单位用()。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视网膜复位率情况对比()
2.3两组患者视网膜水肿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水肿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视网膜水肿恢复对比(n,%)
2.4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SDS、SA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情况对比(,分)
2.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开放性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多为暴力外伤导致眼球破裂、眼球穿孔、眼球贯通,常合并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伴有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致盲率极高,治疗较为棘手。目前,针对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外科治疗方式为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封闭视网膜裂孔、复位视网膜、恢复屈光介质透明度,但微创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视网膜水肿恢复均提高,且观察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复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伤后6天内早期治疗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疗效显著。分析其原因为:开放性眼外伤多伴有视网膜脱离、眼后段损伤,治疗难度较大,患者致盲率极高。研究表明,患者眼球在遭受暴力外伤后1w内,纤维增殖尚未形成,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及术后感染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并且,进行早期的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能够尽早清除患者眼球内炎性细胞,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视网膜复位,提高患者视力的恢复效果,预后较好[7-8]。同时,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大大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规范化管理的相关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患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治愈成功的信心,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护理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成功率。
综上所述,伤后6天内早期治疗对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玥,方严,谢驰.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与增生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36(11):867-873.
[2]梁泽玉,陈松,何广辉,等.术前及术中2次应用康柏西普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9,039(002):162-167.
[3]夏颖,陈放,杜伟,等.玻璃体切割手术中角膜缘后5.0 mm与4.0 mm巩膜穿刺口对晶状体及锯齿缘的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9,35(6):544-548.
[4]李翠萍,陈松,王昀,等.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注射康柏西普辅助治疗严重增生性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036(012):946-950.
[5]李文庆,杨新怀,黄洁蕾,等.不同时期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伴有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的疗效比较[J].国际眼科杂志,2019,019(008):1431-1434.
[6]张晓城,贺翔鸽,陈茂盛,等.前房及玻璃体注药,小梁切除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序贯治疗老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09):96-98.
[7]刘有娅,李红军.miRNA-15b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增生型开放性眼外伤伴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及视网膜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J].眼科新进展,2020,40(11):60-64.
[8]任新军,郑传珍,温德佳,等.27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20,036(003):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