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儿童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王慧

昆山市陆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5331

摘要: 观察分析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儿童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2023年9月时间段到本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共选择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病例数均为100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为接种儿童提供护理服务,干预组在接种期间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接种配合情况、不同时间点(疫苗接种完T0、疫苗接种留观后半小时T30)疼痛情况、儿童家长工作评价情况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组接种配合优良率明显比常规组高,二者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儿童在T0、T30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即P<0.05。干预组接种儿童家长工作评价分值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流感疫苗接种儿童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儿童疼痛,增强儿童配合度,便于家长疫苗接种认知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关键词: 全程护理干预;流感疫苗;接种;儿童;疼痛
DOI:10.12721/ccn.2023.1571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和成年人相比较,儿童抵抗力较差,在天气变化或者病原菌侵袭等因素的干扰、影响下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比如流感、乙肝、甲肝等,这些疾病不仅发病快,同时易传播,导致患儿出现高热以及乏力等症状表现,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针对这种情况,为有效预防流感,可经预防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在儿童身体你中形成抗体,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1-2]。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在接种流感疫苗期间,多数儿童的配合度比较低,同时在接种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比如发热以及呕吐等。和常规护理相比,全程护理干预更加规范,且更具有指导作用,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依从性以及配合度,以便疫苗接种工作更好地开展[3-4]。本次研究在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时间段到院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干预组100例儿童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获得较好效果,现就具体情况进行报道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的观察对象均是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时间段到本院接受疫苗接种的儿童,共选择200例,全部儿童均接种流感疫苗。参与研究的观察病例纳排标准:1)纳入标准:全部儿童均未接种过流感疫苗,且无先天性疾病;符合疫苗接种要求;资料完整,能够完成研究;年龄≤10岁;全部儿童均身体健康且免疫功能健全;家长对本次研究内容和目的知情,愿意配合完成研究。2)排除标准:免疫力低下儿童;缺失完整的临床资料者;近段时间接受过流感疫苗儿童;近期感染过流感或处于流感状态的儿童;伴有其他严重病症儿童;存在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症儿童;鸡蛋过敏儿童;伴有严重先天性病症儿童;正在服用影响流感疫苗药物的儿童;由于自身因素退出研究者或者无法完成整个研究的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儿童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病例数各为100例。干预组中男性儿童有56例,女性儿童有44例;年龄最小2岁,最高9岁,平均值为4.19±1.22岁。常规组中男性儿童有60例,女性儿童有40例;年龄最小2岁,最高9岁,平均值为4.17±1.21岁。治疗组和常规组儿童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结果之间的可比性强。

1.2方法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均接种流感疫苗,常规组患儿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操作,常规观察。干预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具体操作见下:1)在接种前,接种护士详细调查以及询问儿童、家长基本情况,及时掌握儿童身体情况、有无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症等,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合理采集各种信息资料,仔细核实儿童需接种的疫苗类型。2)在接种时,仔细核对疫苗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以及药物自身有无浑浊等的,接种疫苗期间,可通过玩具或者食物分散儿童注意力,采取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接种所致疼痛感。完成接种后,对儿童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仔细地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为30分钟,若无严重不适感,则停止观察。3)在疫苗接种前予以全面且系统的健康宣教,可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宣教,以便儿童、家长明白及时且准确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知晓接种疫苗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具体流程,加深儿童、家长对疫苗接种的认识,继而消除其心中产生的焦虑、顾虑,减轻儿童对接种疫苗的害怕感、恐惧感,增强其配合度。对于儿童而言,怕疼是天性,故在接种疫苗时,儿童会产生恐惧,一般表现为哭闹和拒绝接种,针对这种情况,在接种疫苗时,相关人员应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儿童进行安抚,及时消除儿童内心的不安,以获得其信任以及支持。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讲故事或者提供玩具等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以此改善其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接种期间整个动作必须轻柔且快速,从而减少疼痛次数。3)在护理期间,完成疫苗接种后,工作人员需告诉儿童家长准备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脂肪食物,以此提高儿童体质,在整个护理干预期间要强调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加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接种技巧的培训,包含有注射位置、注射途径以及技巧,注射期间指导儿童选择最佳体位,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步骤执行。针对预防接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进行培训干预,保证接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措施,及时准确地应对不良反应。疫苗注射24h内,若儿童出现痛、红、热以及肿德国症状,体温未超过38.5℃,属于正常情况,通常无需紧急处理,个别症状表现在48h内自行消失[5]。若儿童出现烦躁或者哭闹等症状,则及时打电话咨询,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处理。若注射位置有局部硬结或者压痛,则及时到院予以针对性处理,防止发生感染,通常情况下硬结在1-2个月后开始变软,当手触摸有波动感的时候,利用注射期抽出脓液。

1.3观察指标

(1)统计比较两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情况,以自制调查表予以评估分析,评价分值在0-100分之间,分数≥89分表示优,分数在61-88分表示良,分数低于60分表示差。配合优良率为优率和良率相加之和。(2)评价比较两组儿童在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即疫苗接种完T0、疫苗接种留观后半小时T30,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价,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由儿童基于疼痛情况在标尺内选择相应的数值,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反之分值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6]。(3)比较两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情况,以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分析,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预约完成接种、主动预防接种、检查儿童情况以及仔细阅读免疫程序表,各指标评价分值在0-100分之间,评价分值越高,说明家长工作质量越高。以本院自拟调查问卷表就两组儿童以及家长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分数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儿童以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越高,反之分值越低说明儿童以及其家长的满意度越低。

1.4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均输入至EXECL中,使用SPSS24.0软件护理分析数据。采用均数(Mean Value)加减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x̄±s)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分别以t和x2进行比较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率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率比较见表1所示,通过对软件的处理分析可知,干预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率(98.0%)明显比常规组(80.0%)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率比较[n(%)]

截图1741841219.png2.2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所示,经软件的比较可知,干预组儿童T0、T30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分)(x̄±s)

截图1741841242.png2.3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见表3所示,经软件的比较分析可知,干预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分值、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

表3 干预组和常规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分)(x̄±s)

截图1741841345.png3 讨论

在临床中感冒作为常见病症,其病情相对于普通感冒而言更加严重,且持续时间也更长,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状,若患者伴有心肌炎或者肺炎等,将会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7-8]。和成年人比较,儿童群体发生流行性感冒的概率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儿童群体免疫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因此更易受流感病毒感染[9]。针对儿童流感,有效的预防方式就是接种流感疫苗,然而在接种期间,很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导致接种效果不理想,故在接种流感疫苗时需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全程护理干预工作用于流感疫苗接种中,需严格落实疫苗基本信息,熟知疫苗接种指征,了解儿童是否有疫苗接种禁忌症,以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接种前加强儿童、家长的健康宣教,增强其配合度,以更好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后还需仔细观察儿童症状表现,及时且准确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确保接种的安全性[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施予全程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儿童接种配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同时干预组儿童家长工作评价分值、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数据有差异,P均<0.05。

综上可知,在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期间施予全程护理干预,可增强儿童配合度,提高家长对接种疫苗的准确认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齐晓会,尹美静. 护理干预在防止和减少流感疫苗接种反应中的重要性[J]. 养生保健指南,2021(6):142.

[2]姚梦娇,刘珺璐,薄密珍,等. 流感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康颐,2022(19):140-142.  

[3]张瑞丹,邓琼,吴世臣,等. 综合性护理在接种流感疫苗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8):70-72.  

[4]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4(10):1507-1530.  

[5]陶思源,王妍潼,黄文治,等. 2021年某医院重点科室工作人员免费流感疫苗接种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华西医学,2022,38(3):398-402.  

[6]李艳玲,郭毅,王丹,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20,36(9):896-899.  

[7]杜琼华,杜青,李芳,等. 老年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动物防制,2020,36(10):937-940.  

[8]王莹丽,蒋艳,郭丽萍,等. 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犹豫现状及接种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32(2):290-294.  

[9]李春梅,王晶,刘馨然,等. 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单独接种与联合接种在老年慢性病人群中干预效果比较[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6):849-850.

[10]伍丽容. 分析在流感疫苗接种中应用护理干预对于防止和减少接种反应的重要性[J]. 药店周刊,2021,30(1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