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用于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刘娟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30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用于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视力、黄斑厚度的变化情况与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视力、黄斑厚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提高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显著作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荐。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眼底出血;临床效果;凝血功能
DOI:10.12721/ccn.2024.15705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其以血压、血糖升高为特征,而高血压、高血糖又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据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要比正常血压、血糖人群短5年左右[1]。而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的眼底出血又称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人体内有许多细小的毛细血管分布在视网膜内,而高血压、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内的毛细血管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底出血。眼底出血患者一般表现为视力模糊、眼前有黑影、视物变形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失明。对于眼底出血患者来说,其主要由于血液进入眼底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另一方面,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眼内局部聚集形成血栓而引起出血[2]。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将眼底出血分为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以及视网膜小血管出血三种类型。因此对于眼底出血患者来说,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定期进行视力监测和眼底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机体的凝血功能。本研究主要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用于眼底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眼底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眼科医生确诊为眼底出血,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等相关疾病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76岁,平均(55.42±3.65)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7~75岁,平均(55.55±3.5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告知日常需要注意的事情,嘱咐要按时吃药。

实验组进行针对性护理:①针对性健康教育:①采用讲解、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让患者和家人对糖尿病并发眼底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有更多的认识,增加患者的顺应度。告知一定要躺在床上,不要太过疲劳,也不要太过紧张,要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眼睛,不要经常使用手机、电脑、看书、看报等。教育患者在出门的时候要把身份卡片带在身上,这样一旦有什么事情,就可以立即处理。②针对性精、心理神护理:对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治疗及照顾,加强与患者和家人的沟通,降低患者对疾病产生的焦虑、恐惧、悲观心理,并对其心理需要进行了解,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要对患者的各项要求给予充分的满足,轻度患者的精神压力较小,用安慰、开导、鼓励等方法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使患者的身体与精神都达到最好的状况。减少此类患者相互接触,因为患者眼内有血液流出,如果患者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就会互相看一眼,非常担忧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完全恢复,对自己今后的人生充满了担忧,给自己造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对自己的未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③针对性睡眠护理:睡觉对眼睛恢复十分重要,要为患有失眠的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夜晚的时候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嘱咐患者上床前不要吃太多,不饮白开水、浓茶、咖啡,可饮温牛奶助眠。④针对性膳食管理: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要想阻止疾病的继续恶化,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饮食护理。嘱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低盐的饮食,避免因食盐过量而导致血压升高。平时要注意低脂、低糖、高蛋白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多喝水,这样才能保证排便顺畅。不能吃咖啡、浓茶、辣椒、葱、蒜、油炸食品等,还要避免抽烟喝酒。⑤针对性活动护理:服用药物后4至6个月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以及高强度的体力活动,锻炼时间为30—60分钟,一星期至少三次,可以练习太极拳、慢跑、散可依据患者的病情有目的地安排锻炼步等。⑥针对性眼部护理: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160/90毫米汞柱,血糖维持在10毫米摩尔/升内,对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造影后多喝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避免强烈光线对眼睛的刺激;给患者做眼睛激光疗法,疗法结束后要保证眼睛的干净,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消炎滴眼液。⑦有目标的护理:糖尿病、肥胖、高血压是导致粥样硬化黄斑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诱发原因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对于高血脂的患者要定期来院复查,对患者进行了血清血清学检查,机体指标是否正常,并叮嘱患者半年一次的眼底检查,通过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检测,以确定患者的眼底状况,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求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吃药,并且不能擅自改变,这样才能将血压、血糖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自身的血压、血糖监控,如果发现患者的血压、血糖发生了突然的改变,应该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及时地调整患者的治疗计划。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视力、黄斑厚;对比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APTT)等凝血功能指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的视力、黄斑厚度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视力、黄斑厚度比较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视力、黄斑厚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的视力、黄斑厚度比较(x±s)

截图1741842496.png2.2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截图1741842519.png3.讨论

视网膜是眼内的一层非常重要的结构,其结构非常复杂,其中包括了很多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的存在可以让眼睛中的血液和氧气交换,从而帮助眼睛更好地吸收光线,进而使眼睛更好地进行工作[3]。然而,如果视网膜出现了出血,尤其是眼底出血,就会导致患者失明。而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也非常的复杂,除了高血压之外,糖尿病、高脂血症、免疫功能异常改变等都可能会引发眼底出血[4]。然而,眼底出血虽然是一种致盲性疾病,但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控制眼底出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

针对性护理是一种具有细节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特征的护理介入方式,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和健康指导等多个角度展开个体化的护理服务,让高血压致眼底出血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还能让其提高治疗依从性,过得更好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的视力、黄斑厚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P<0.05可见通过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凝血功能。分析原因是因为眼底出血主要是由于血液溢出血管所引起的,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加强对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对改善患者机体血管情况和血液情况有很大帮助。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综上,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提高眼底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显著作用,能够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梁庆红.针对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2,19(8):30-31.

[2]徐侠,王廷刚.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0):11-14.

[3]王珊珊,卜萍,刘佳凤,等.眼底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后对患者焦虑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1,5(15):223.

[4]刘春梅.人性化护理在眼底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估[J].养生保健指南,2021,6(33):193.

[5]常美松.护理干预对眼底出血患者焦虑、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214-215.

[6]米英囝.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2020,17(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