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人多地少耕地更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关系千家万户土地的管理使用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我们应对土地利用总体进行认真分析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力倡导节约集约利用上已经形成共识普遍认识到如果继续按照陈旧的发展观念和模式来搞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问题
1.1 土地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
1.1.1 供地管理主体较分散部门相互推诿扯皮宏观调控乏力土地一级市场尚未高度垄断。
1.1.2 土地配置机制尚不完善土地供应市场化的透明度不高从而在土地资产运作中出现了漏洞易滋生腐败。
1.2 土地管理和利用关系没有完全协调
现有用地规划滞后有关用地指标与现实用地状况存在较大差距可是城市建设仍然要进行从而出现民房拆了建建了又拆的劳民伤财事件。
1.3 征地补偿及配套政策没有完全到位
随着公共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失地农民不断增多他们陷入了三无耕种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窘境对农民补偿标准偏低标准不一甚至连国家公路、铁路等重点建设项目补偿标准都不能 100%落实从而农民很难分享农田征地转为建设用地后的增值权益由此引发征地农民集体上访事伯势必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1.4 依法打击非法用地和违章建筑力度不够
由于建设规划滞后用地总量失衡非法用地包括超标准用地和乱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城区建设乱就更令人堪忧。
1.5 集约用地不高土地利用率低
土地利用率低主要存在公共建设用地及工业用地闲置和耕地摞荒。
2.如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其要害主要反映在①重罚款轻打击②重开发轻利用③重经验轻规划④重安置轻监管⑤重当前轻长远,为了使我们的土地管理和利用逐步走向一条依法、规范、成熟、有序的市场化道路特采取下列措施。
2.1 加强领导理顺机制
地方成立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领导小组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能参与的建设用地联审制度相应建立从严的土地供应机制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并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实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办事收费、一站式竞拍成交,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乡镇街要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全体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2 加大宣传统一思想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加大对新的《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等有效方式增强全民珍惜土地的忧患意识。宣传推广土地利用好的典型对非法用地和违章建筑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认识。
2.3 编好规划加强监管
随着地方城区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需求无限增加与土地资源有限的矛盾加剧。抓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至关重要在管理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措施上要以规划为起点实行总体部署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严禁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安排公共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产业基地和工业建成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同时建议政府加大对土地管理和合理利用的督查力度对违章建筑不得以罚款、补办手续取代要强令停工拆除对违法者要绳之以法对主管部门要追究责任。
2.4 严格审批合理利用
除招标方式出让土地外其他建设用地都必须论证预审未通过论证预审一律不准立项。土地审批严格落实“六个不批即不符合土地规划的不批没有农用地转年度计划指标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超标的不批未通过预审的不批征地补偿安置没落实的不批没用做到耕地占补平衡的不批真正做到按章立项依法供地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
2.5 盘活土地开源节流
开展建设用地存量土地调查对重点工程项目的土地带征进行一次清查登记造册明确界线范围对占用或重复征地进行清理加大存量土地收储处置力度对尚未达到法定收回期限的闲置低效利用的国有土地由地方政府无偿收回。在节约和科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切实做好拆迁补偿安装工作对农村分散的空闲地、闲置地和低效利用土地进行融合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同时做好农用地整理工作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杜绝土地摞荒禁止擅自改变土地地性质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
2.6 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