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不仅与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相关,也离不开土地资源条件的支持。虽然我国的国土面积相对广阔,但是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匀,面临着大量的人口,平均下来的个人的耕地面积是很少的。而且随着工业建设的兴起,许多耕地都被破坏应用。因此,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转型,不仅能够增强土地使用的有效性,还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转型
(一)土地利用转型的含义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土地利用形式由当下的形式变为了另外一种形式,这也是社会经济转型的一种必定的趋势。在一定的范围内,土地使用形态会伴随着资源的利用而发生改变,这种情况下就使我们需要对土地资源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所以只有将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两方面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
(二)土地利用与土地资源管理关系分析
自然条件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等多种因素决定如何利用和转化土地资源。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约束及科学指导来实现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且促进土地转型。一般情况下,土地制度包含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土地利用管理制度,集约型土地保护制度等。因为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是我国管理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转化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就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而言,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能够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稀缺的状况。
(三)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的背景概述
目前世界各国都已经针对土地利用转型做出了一些尝试。特别是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已形成了比较系统性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相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我国土地利用转型及土地资源管理尝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制度和建设都还稍显不成熟。但总体来说,所在中国对土地资源由数量管理转向质量管理,凸显出经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转型之间的关系,这对土地利用提出了制定更加科学的应用模式。从理论研究方面,可将土地利用转型分为空间和非空间结构两种模式。其中空间表现形式中主要指的是一些耕地和林地等,非空间表现模式则是主要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据的比重来进行研究。特别是在一些农业用地当中,通过土地资源管理能够有效的缓和不同土地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调配。在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下,我国正在逐渐加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与管理。
二、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措施
(一)规范实施土地流转制度
当前我国土地较为宽泛且使用性不强的当属农村地区,而这些地区早已实施了“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这也是对农村地区土地的一种管理,但是近年来,这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的状况来看,土地流转制度更适合对农村地区的土地管理。而且这种制度能够顾全农地承包经营流转与集体性建设用地流转两方面,使农村的发展更加稳定。当前农村的现状极具缺乏劳动力,而土地流转制度能有效的控制这种现象。充分落实土地流转制度,能够进一步加强新农村的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二)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
首先,要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健全的评估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其次,设置不同的评估板块,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指的是:资源的类型与性质、土地的使用价值以及价格经济性评估。最后,在评估的过程中,排除客观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貌环境因素、气候条件因素以及土质因素等。对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后,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能够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提高其实际经济效益。
(三)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从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的使用状况来看,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很多地方的土地使用率都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土地价值的经济性。因此,在新的政策形势下,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合理地进行开发,结合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理念,落实资源的规划与调整。其次,相关的土地资源政府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做好监督工作,注重土地自然生态不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土地的基本经济价值。最后,土地资源是国家公共财产,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科学开发,并严格控制开发的流程环节,保证使用的合法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强其使用效果。
三、土地资源利用转型研究
(一)将土地资源向可持续利用的转型
当前我国重视打造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想支持经济建设的长远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也应该向可持续利用方面进行转型。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对土地资源进行适当的保护。第一,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可制定相关的污染标准,对其进行约束。第二,控制土壤的水体状态,避免土地沙化。第三,对于被破坏的土地要及时进行修复和治理,必要时还可以建立保护区。
(二)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转型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改革,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模式也应该随之更改,以市场环境作为改变的导向内容。在合理化发展的基础上,引进多元化的扩展模式,解决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内部矛盾,妥善的处理市场经济改革结构的关系。
(三)向城乡统筹利用的转型
近年来,我国正在全面推行现代化城乡建设,而土地资源就是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满足城乡建设的拓展需求。与此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土地使用的科学性,不能够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是我国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基础。虽然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是肆意的开垦与浪费已经影响了人们当前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妥善的管理,进一步促进土地利用转型,支持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宝文.论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7(07):103.
[2]高燕,叶菁,朱江洪.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2):77-78.
[3]潘颜肖.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1):203-204.
[4]梁立华,唐世斌,胡云,潘玉华,刘丁铭,陈永力,樊香相.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1):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