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搬罾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经济效益分析

石磊

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 以南充市搬罾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为例,项目实施后可实现耕地面积11187.00亩,可明显改善耕地质量的土地面积为9742.60亩,其中水田4495.30亩,旱地5247.30亩;新增农村道路面积2.50亩,使农村道路面积达到349.00亩;新增坑塘水面1.75亩,使坑塘水面达到6.45亩;新增农田水利用地2.5亩,使农田水利用地达到233.40亩;现有田坎3237.10亩,通过降低田坎系数可新增耕地1451.15亩,整理后田坎面积为1785.95亩,综合可增加净效益222.19万元。
关键词: 新增耕地;经济效益;土地整理
DOI:10.12721/ccn.2024.1570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由于耕种方式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导致耕地面积与耕地质量下降[1],土地整理作为在耕地数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2]。项目建设将对项目区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3]

1 研究区概况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4℃,年日照时间1266.7小时,年降水量1020.8mm[4]。项目区为典型的低山地貌,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海拔在300m左右。项目区土壤为棕紫泥水稻土,土层较厚,,PH值微酸,沙粘适中,保水保肥能力较强[5]

2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项目区所围面积15248.10亩,其中参与本次整理的地类为耕地和其他农用地,整理规模13716.10亩,项目土地整理潜力全部来源于田土坎。田土坎:项目区耕地土坎系数较大,据顺庆区土地详查分区耕地系数汇总表可知,相应坡度的田土坎系数,项目区现有田坎3237.10亩,田坎系数为24.94%,通过此次土地整理,实施坡改梯,田块、地块归并,减少田土坎面积,降低田土坎系数至13.77%,预计可新增耕地1451.15亩。

项目区规划以下建设内容:其中灌溉与排水工程:新建蓄水池,占地1.75亩,整治渠道,占地2.50亩;田间道路工程:整治生产路、田间道配套错车道,占地2.50亩。各项工程占地。项目区需新建蓄水池、整治渠道、新建回车道、新建错车道等,预计新增占地6.75亩。

综上所述,通过田土坎整理,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为1451.15亩,扣除项目区工程设施用地6.75亩,新增耕地为1444.40亩,新增耕地率为10.53%。 

3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计划要求,实施该项目后,土地变化情况:

项目区现有耕地9742.60亩,整理后新增耕地1444.40亩,整理后共计有耕地11187.00亩,均用于农业生产,其中灌溉水田5161.76亩,旱地6025.24亩。

项目区新增农村道路面积2.50亩,使农村道路面积达到349.00亩;新增坑塘水面1.75亩,使坑塘水面达到6.45亩;新增农田水利用地2.5亩,使农田水利用地达到233.40亩;现有田坎3237.10亩,通过降低田坎系数可新增耕地1451.15亩,整理后田坎面积为1785.95亩。

4 新增耕地效益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区可新增耕地1444.40亩,按项目区总人口6150人计算,可人均增加耕地0.23亩。

按照整理后新增耕地数量,计算新增耕地效益。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1444.40亩,其中水田666.46亩、旱地777.94亩,新增耕地效益149.08万元,扣除新增耕地耕作成本41.98万元,新增耕地净效益107.10万元[6]

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可实现耕地面积11187.00亩,扣除新增耕地面积,可明显改善耕地质量的土地面积为9742.60亩,其中水田4495.30亩,旱地5247.30亩,项目实施后,可增加净效益115.09万元[7]

5 结论

项目区内通过旱地坡改梯和格田整理等措施,对原有田土坎进行裁弯曲直、归并等措施,增加耕地面积。实施坡改梯工程,配套坡面水系。通过坡改梯工程以及配套蓄水池,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同时又保证了旱地灌溉用水,提高旱地的生产水平。规划整治渠道,使项目渠道基本形成网状结构,有效提高了项目区内的排涝能力,同时采取硬化田坎措施,调高水田的蓄水能力。项目区内道路形成了环状的交通网,方便群众进入田间地块耕地。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科学种田水平将大大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对于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将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瑞军.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 033(001):P.126-127.

[2] 徐达剑. 关于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 000(007):164-164.

[3] 陈博宁, 闫婓. 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0, 35(1):152-154.

[4] 张军, 贾春蓉, 李友平. 南充市顺庆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循环农业建设模式探讨[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108-111.

[5] 周佳松, 刘秀华, 廖兴勇,等. 南方丘陵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02(001):30-33.

[6] 胡渝清, 罗卓, 重庆市土地勘测规划院. 西南丘陵地区新增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重庆市大足县雍溪镇为例[J]. 地籍与房产测绘2007年重庆年会, 2008.

[7] 邓燕红, 黄炎和, 涂凯, et al. 土地整理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以福建省长泰县为例[J]. 福建农业学报, 2015(06):71-76.